≥60岁高血压老人都应强化降压吗?预期寿命不到1年不适合!JAMA子刊研究
近期指南推荐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目标低于150 mmHg,甚或低于130 mmHg,不过强化降压可能也会有风险,是否所有老人都应强化降压?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公卫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学者发表在JAMA子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化降压对于预期寿命超过3年者适宜,但对于不到1年者就不适合了。
研究显示,目标值为收缩压低于140 mmHg的强化降压降低21%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但根据测算,对于平均年龄超过70岁老人,每500人中预防1次心血管事件平均需要 9.1个月。
这表明,对于大多数预期寿命不到1年的患者,强化血压控制的危害可能超过其益处。
同样,每100名患者用34.4个月的来强化血压控制,才能预防1例心血管事件,这表明对于大多数预期寿命超过 3 年的患者,益处才有可能大于危害。
这项研究共对6项临床试验2.7万例平均70岁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分析,包括SPRINT、ACCORD BP、Cardio-Sis、JATOS、VALISH、STEP,研究者分析了前两项研究的原始数据和后4项研究的重建数据。
阜外医院蔡军、张伟丽等牵头进行的STEP 研究证实,对于 60~8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将收缩压降至<130 mmHg,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降低。
但作者也表示,对于高龄且一般健康状况较差、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衰弱以及预期寿命有限的高血压患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
来源:
[1]Chen T, Shao F, Chen K, et al. Time to Clinical Benefit of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in Patients 60 Years and Older With Hypertension: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JAMA Intern Med. 2022 May 9.
Nature代谢子刊研究称:血管炎症始作俑者被锁定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异常剪切应力和内皮脂质滞留相互作用引起的进行性血管疾病。这些因素和其他潜在因素的结合导致血管壁的慢性炎症反应,这被认为是导致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特征的疾病进展的原因。近期,耶鲁大学学者在《自然新陈代谢》在线研究称,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血管炎症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破坏TGF-β信号通路可以消退炎症,并导致疾病进展停滞和既定病变的消退。。杜克大学研究:睡眠不规律增加心脏病风险
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学者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调查强调不规律就寝有损心脏健康。研究者表示,每天规律的上床睡觉及起床对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去年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社会时差”,也就是周末与平日之间睡眠和起床时间的差异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而该研究进一步表明规律的就寝时间对人的心脏健康和新陈代谢的良好功能至关重要。注意了!频繁用漱口水增加糖尿病风险,每天应限用1次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使用漱口水,以维护口腔健康。然而,经常使用漱口水也不好。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经常使用漱口水会的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本身属于糖尿病高危的人风险尤其高。研究人员发现,与较少使用漱口水的人相比,每天至少用2次漱口水的人,3年期间出现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55%。在每天至少使用2次漱口水的人中,30%进展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随机对照研究称,胸痛患者先做冠脉CT不增加过度使用支架,反而大幅降低心梗风险
对于有胸痛不适,但不是急性冠心病的患者而言,是先做冠脉CT好呢,还是按部就班的做检查好呢?很多人认为,做了冠脉CT后会导致过多的支架置入。近期,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项研究,先做冠脉CT非但不会增加介入治疗,反而可以明显降低胸痛患者的冠心病死亡及心肌梗死风险。这个研究将4146名稳定性胸痛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是2073人,一组先做冠脉CT,另一组接受标准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6:03:59
0000发生对比剂肾病者,死亡率达20%!全球121万人分析
对比剂相关的急性肾损伤是冠脉造影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项纳入134篇文献、121万多人的Meta分析显示,冠脉造影后对比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2.8%,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对比剂相关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13.3%。在慢性肾病、糖尿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对比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4.4%、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