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心脏(有十点忠告,祝小朋友六一节健康快乐)
睡眠不足,会增加肥胖、心血管病等风险。
而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每周至少吃一次鱼的儿童的智力评分会比几乎不吃鱼的儿童高出近5分,而且睡眠也较好。
8. 睡眠足
2017年,34.1% 中小学生身体活动达标。
此外还有警惕儿童青少年吸烟。
从小不养成爱运动的习惯,久坐成病。
含糖饮料多饮,糖尿病、肥胖来得快!
4. 要减压
9.亲近自然:绿色有益健康
2016年有调查显示成人仅36.1%的成人每日刷牙2次。
2. 勤刷牙
3. 多饮水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要从小做起。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
有研究显示,儿童期被二手烟包围的人,成年后发生房颤的风险显著增加。
什么时候开始吃鱼?指南建议两岁就可以吃鱼,1周1~2份,具体可根据年龄和摄入总热量适当调整。
此外,饭前饮水还有减肥妙用,有研究显示,如此这般1年,有助于降低超重风险。
1. 远离烟草
5. 多运动
还有研究显示,牙龈疾病会使食道癌和胃癌发病风险增加50%。
晒太阳的获益可能是多方面的,除增加维生素D之外,还与更多的户外动、呼吸新鲜空气,以及热爱旅游等有关。
而爱运动,则好处多多,比如发表在Monogr Soc Res Child Dev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体育活动还有助于让儿童青少年的大脑充分发育。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一项发表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的研究表明,只要在花园公园之类的环境呆个20分钟,就会让幸福感提升约64%。情绪好自然有益心脏健康。
切记,是白开水,非各种饮料。
美国俄亥俄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多晒太阳可能有助修复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造成的心血管系统损伤。
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声明指出,每周进食1~2次富含长链Ω-3脂肪酸的包括鱼在内的海鲜餐,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保护健康从现在做起:
《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提示,每周至少花2小时亲近大自然,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
不论是二手烟,还是三手烟,都要远离孩子。
儿童饮水少,还会增加得一种叫做“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病。部分患儿因为此病还有猝死高风险。
要知道,从小不注意保护口腔健康,成年后发生的牙周疾病不但会导致牙齿松动和掉牙,导致疼痛和掉牙,还会增加因心血管病、糖尿病等过早死亡等疾病。
一项对148篇文章30万人进行的研究表明,社会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险还要严重。
7. 晒太阳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儿童期如果承受较大的压力,成年后罹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烟草使用率为6.9%。西藏(19.0%)、云南(16.1%)和贵州(14.9%)现在吸烟率位居前三。
而运动不足,会增加肥胖、近视等风险。
另一项包含70项研究的340万人的分析结果表明,孤独、社会隔离和独居都与早死风险增加有关,其危害相当于肥胖和每天吸烟15支。
一项美国研究显示,刷微信或使用其他社交媒体超出2小时,孤独感增一倍。
社交媒体能拯救孤独吗?不能。
6. 多吃鱼
2011年数据显示,我国55%以上的3~17岁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
除奶类和其他饮食外,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日饮白开水600~800 ml;
孤独比不运动带来的危险还大。
由中美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接触三手烟可危害小鼠免疫系统,并导致幼鼠体重减轻。研究人员认为,三手烟的上述危害同样适用于人类,尤其是婴幼儿。
少年强,则中国强,但近些年来,不论在纸端报头还是实际生活,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比比皆是,糖尿病、血脂异常堪比成人。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抓好生命早期及儿童阶段,才能更好构筑终身健康。
研究显示,久坐可以增加成人24%的全因死亡风险,17%之多的心血管死亡风险,14%的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和13%的癌症发生风险和91%的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此外,静坐时间越久,患病和死亡风险越高。
学龄儿童每日饮白开水800~1 400 ml。
10. 多交友
儿童每日需水量为1300~1600ml;
Lancet研究称,脑出血恢复后仍可使用阿司匹林
近日,Lancet杂志报道的RESTART试验,为老药阿司匹林扳回一局:支持阿司匹林用于脑出血的二级预防。RESTART试验共纳入122家医院537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预防闭塞性血管病且发生脑出血中位76天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发生脑出血后立即中断抗栓治疗,这些患者均在脑出血发生后存活至少24小时。女士多吃蛋白质可预防房颤!美研究质疑指南
ACC2020/WCC上,斯坦福大学学者对近10万女性进行的研究称,女性适当比膳食指南推荐的标准多吃点蛋白有助于降低房颤风险。目前美国指南推荐,每天每kg体重需摄入0.8g蛋白,这个差不多是63kg的人每日摄入50.4g蛋白;英国相关指南推荐水平更低为0.75g/kg。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等发现,持续有蛋白尿者卒中风险增71%
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王伊龙教授等发表的一项随访近7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蛋白尿与脑中风的发生有关。校正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多个混淆因素的分析显示,2年尿蛋白监测期间,与一直没有蛋白尿的人相比,新发蛋白尿者发生卒中的风险增加46%,而持续存在蛋白尿者的卒中发生风险增加71%。JACC研究:有冠脉钙化,就该吃他汀?
近期,JACC杂志一项研究称,对于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者,有冠脉钙化的患者服用他汀有好处,冠脉钙化积分>100的人获益最大。同期述评称,该研究是一项精心设计的倾向性匹配回顾性分析,清楚地表明了他汀的获益与冠脉钙化成正比。述评作者称,令人放心的发现是,没有冠脉钙化在近10年的随访中没有从他汀中获益。其次,也发现了谁最有可能从他汀中获益。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41:13
0000Lp(a)“为非作歹”,得有前提条件!JACC研究
Lp(a)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炎症水平长期较高,也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二者之间有没有关联?近日一项发表在JACC上的研究发现,Lp(a)相关的心血管病风险,仅发生在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中。也就是说,伴有Lp(a)升高和全身炎症水平升高的人,心血管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需要积极的心血管病风险管理。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2:36:0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