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女士(高血压风险增29,美国研究)
在校正了体重指数、体力活动水平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绝经前患有偏头痛的女性在绝经后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29%。
研究者指出,偏头痛患者多有动脉硬化的早期症状,动脉硬化导致血压升高,可能也与遗传因素有关。
女性偏头痛比较常见。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患有偏头痛的女性绝经后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29%。
来源:Association of Migraine With Incident Hypertension After Menopause: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Neurology, First published April 21, 2021.
研究期间,共有12501名女性患上高血压,其中9401例没有偏头痛的女性和3100例偏头痛的女性。
这项研究纳入56202名女性,在更年期开始时没有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其中46659名女性从未患过偏头痛,9543例女性曾患过偏头痛。20年的随访,每2至3年进行一次健康调查。
0000
相关推荐
瑞金医院宁光团队称,良性甲状腺结节不会变甲状腺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证实,良性甲状腺结节不会变甲状腺癌(即腺瘤样结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研究者发现,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在遗传进化上完全不相关,甲状腺癌更倾向于从正常甲状腺直接发展而来,而不是日常大家所认为的,先变成良性结节,再进一步演变成甲状腺癌。”团队成员王卫庆教授表示。因此患者在确诊良性结节之后,不要过分担心其演变成甲状腺癌,只要适度随访观察即可。诊断对比剂诱发急性肾损伤,哪个标准更好?阜外医院万例患者分析
对比剂诱发的急性肾损伤是冠脉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这里有个问题,用什么标准诊断更合适。2005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ESUR)相关指南的诊断标准为血清肌酐绝对值升高≥44.2μmol/L(0.5mg/dl),或较基线值升高≥25%;而2012年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DIGO)提出的新标准诊断为,血清肌酐绝对值升高≥26.5μmol/L(0.3mg/dl),或较基线值升高≥50%。搭桥前β阻滞剂能否作为质控标准?阜外研究提出质疑
指南建议,对于接受冠脉搭桥的患者,术前应使用β阻滞剂。但近期这一观点受到了质疑。近日,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等中国心衰外科注册研究也发现,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搭桥前应β阻滞剂,只降低术后卒中的发生率,但未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作者指出,术前使用β阻滞剂能否作为医疗质量评估标准,尚需进一步研究。Circulation:他汀研究20年随访,获益依旧!
目前,尽管指南建议无心血管病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190mg/dl的人应用他汀进行一级预防,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近期,一项对WOSCOPS20年随访研究的最新分析表明,无心血管病但LDL-C水平≥190mg/dl的男性每日口服40mg普伐他汀,20年后,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28%,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5%,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8%。徐州医学院二附院学者:冠脉慢血流机制有新解
自1972年首次提出冠状动脉慢血流(CSF)这一现象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现象。近期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武维恒、王静等研究发现,红细胞变形或参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病理生理过程。该研究发现,慢血流组回旋支动脉远端分支数显著高于无慢血流组,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等显著低于无慢血流组。校正相关因素后,MCV与CSF独立相关,但相关性并不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