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学院二附院学者(冠脉慢血流机制有新解)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根据就诊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56例患者分为慢血流组,这些患者血管无明显病变(狭窄<40%)但采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计帧法,造影剂通过至少1 支冠状动脉的帧数>27 帧。另外纳入同期造影无明显狭窄且血流正常的患者55 例作为对照组。
在该研究中,冠脉慢血流的发病率为5.28%,男性多见。
该研究发现,慢血流组回旋支动脉远端分支数显著高于无慢血流组,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等显著低于无慢血流组。校正相关因素后,MCV与CSF 独立相关,但相关性并不密切。
研究者认为,当前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有创的冠脉造影检查,也无针对CSF的特效药物,因此,挖掘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病因、发生机制以及病生理过程,以及开展诊治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自1972年首次提出冠状动脉慢血流(CSF)这一现象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现象。近期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武维恒、王静等研究发现,红细胞变形或参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病理生理过程。
研究者解释,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口径很小,红细胞要经过这些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必然要经过变形,而变形性较低的红细胞在通过微血管时会发生短暂的堵塞,如果大量红细胞在微血管内长时间堆积和聚集,必然会导致局部的血流停滞,进而影响微循环灌注。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
不过,影响红细胞变形的因素较多,如体内氧自由基的增加、缺氧、介质黏度升高、酸碱度降低、温度升高等均可引起红细胞变形性的下降,所以红细胞变形和慢血流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来源:王静, 李莉, 李勇.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特点.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1035-1038.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24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甚至刚刚公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也在其中。
经常喝咖啡或茶,可预防中风和痴呆!天津学者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的研究表明,经常喝咖啡或茶,可显著降低中风、痴呆、中风后痴呆的发生风险。在该研究中,多因素分析显示,咖啡和茶摄入量与中风和痴呆风险呈非线性相关。每天喝2~3杯咖啡,或3~5杯茶,或咖啡茶4~6杯时,中风和痴呆发生风险最低。每天喝2~3杯咖啡和2~3杯茶,中风和痴呆风险分别降低32%和28%。大长腿不值得羡慕!瑞典200万人研究称,个高的人腿上更容易长血栓
根据现代审美,个子高、大长腿是让人羡慕的身材。但是科学家却发现,个子高可能与某些疾病风险增加有关。近日发表在Circulation心血管遗传学子刊上的一项包含200余万人的瑞典研究表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与个子高矮有关。与个子矮的人相比,个子高的人容易出现静脉血栓栓塞。该研究显示,与身高≥1.88米的男性相比,身高<1.60米的男性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降低65%。ACC/AHA/SCAI更新STEMI患者急诊PCI指南:PCI治疗非梗死动脉成IIb推荐
近日,美国ACC/AHA/SCAI对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指南进行了更新,最主要的更新是“一升一降”:升高了STEMI患者的非梗死相关动脉进行PCI治疗推荐级别;降低了PCI前进行常规血栓抽吸术的推荐级别。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7:32: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