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高血压住院患者合并房颤(控制血压有助于预防房颤,大连医大二院研究称)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东辉、刘倩等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831例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的研究表明,有32.7%合并房颤,其中有10%为新发房颤;15.7%为阵发性房颤,58例为持续性房颤。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脉压、平均血小板体积、左心房内径、血清总胆固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与高血压患者合并房颤独立相关。
研究也发现,新发房颤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和血压水平与非新发房颤的患者相似,但左心房内径明显较小。
房颤这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最讨厌的是增加数倍的脑卒中风险,而高血压又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住院的高血压患者有多少合并房颤?
作者指出,该研究提示对于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可以预防房颤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临床预后。
研究者介绍说,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增大是反映动脉血管硬化程度的有效指标。之前有研究显示,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脉压每升高 20 mmHg,房颤发病率增加 26%。
研究显示,合并房颤的高血压患者,年龄更大,收缩压更高,脉压更大,而且高血压病史 >10 年的比例较高(54.4% vs 43.1%)。
0002
相关推荐
睡觉打呼噜,要警惕糖尿病!50万国人10年追踪
在我国,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近期一项研究称,经常打鼾(俗称打呼噜)的人,容易发生糖尿病,打呼噜且胖的人最危险。研究者称,国人保持健康体重和腰围,可以预防打鼾,进而预防糖尿病。本研究在控制了潜在混杂因素后发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与从不打鼾或偶尔打鼾者相比,经常打鼾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2%和14%。重症患者常伴发肝功能损伤!药物反应或细胞因子风暴或为罪魁
一项对全国7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定点医院收治的32例确诊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肺炎合并肝功能损伤患者在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较为多见。研究者指出,应当加强对重症患者治疗期间的肝功能监测与评估。研究显示,不论是轻型或普通型患者、重型或危重型患者,还是整体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白蛋白的中位数均处于正常水平;在总队列和轻型或普通型亚组中,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中位数处于正常水平。县级医院医疗质量提升未受重视!高润霖院士和武阳丰等CPACS-3研究
县级医院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主力,为超过70%的国人提供医疗服务。近日,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和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等发表研究称,中国县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未受重视。研究者针对参加CPACS-3研究的医院,应用医院管理(HMP)量表量化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杨进刚阜外2023-09-16 08:41:05
0000红肉再上黑榜!Circulation杂志12年随访研究称,红肉有害,酸奶有益!
近年来,红肉对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近期更是屡上“黑榜”。这不,BMJ前脚刚发文指出“多吃红肉,早死风险高”,Circulation杂志后脚刊发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多吃红肉和加工肉,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该研究显示,红肉和加工肉摄入量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之间呈正相关。12.6年随访期间,每天每多吃100g红肉和加工肉,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19%。设定降压“安全界值”不合理!欧美和国际三大高血压指南大比拼
2020年6月,国际高血压学会发布了最新版全球高血压指南(简称国际指南)。因为资源不同,国际指南重点讨论了不同收入国家的高血压管理问题,而且国际指南写的简洁易读。国际指南更接近2018年的欧洲指南,2020年国际指南与2018年欧洲指南均推荐了一个总体降压目标值(<140/90mmHg),以及基于年龄、耐受性和合并其他疾病的个体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