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血管硬度高(也可预测心血管风险,开滦研究新分析)
新近提出的 China-PAR 模型更适用于中国人群的 10 年心血管风险评估。在本研究中,校正 China-PAR 评分后,ePWV ≥ 14 m/s 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为 ePWV<14 m/s 者的2.69 倍和 2.62 倍。
研究观察了 2006-2007 年度健康体检的 10万名职工,从中选取了4.3万人做出了ePWV 计算公式。
而且,ePWV 每增加 1 m/s,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 38% 和 53%。上述结果提示,ePWV 可独立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预测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
上述结果提示,ePWV 可独立于China-PAR 评分预测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
适用人群建议: (1) 高血压 ( 包括临界高血压 ) 首诊者;(2) 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慢性高血压、 长期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者;(3) 已明确诊断为心脑血管病患者;(4) 体检发现四肢脉搏搏动明显不对称者;(5) ≥ 50 岁健康查体者。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而且,ePWV 每增加 1 m/s,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 32% 和 38%。
开滦总医院吴寿岭等发表研究称,利用年龄和血压计算的估算脉搏波速度(ePWV)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检测频率建议: (1)首次测值无明显异常者需2-3年检测一次;(2) 首次测值临界至轻度异常者需 1-2 年检 测一次;(3) 首次测值明显异常者需 6 个月-1 年检测一次;(4) 需监测治疗效果的患者,根据临床需要安排检测频率。
来源:
[1]季春鹏,施继红,汪国栋,等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2021,36:185-191.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1.02.013.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再选择参加 2006~2007 年度健康体检近10万名职工为预测人群。平均随访 10.3 年。
作为反映动脉僵硬度的指标,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增快已被证实为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2]同步四肢血压和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难治性高血压与周围动脉病分会专家共识起草组.中国循环杂志, 2020,35:521-528.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0.06.001.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
本研究发现,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ePWV ≥ 14 m/s 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为 ePWV<14 m/s 者的3.39 倍和 4.21 倍。
2020年发布的同步四肢血压和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就臂踝脉搏波速度检测的适用人群和检测频率提出建议。
有慢阻肺,冠脉病变比例高!挪威研究
我国有1亿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而近日一项来自挪威一项研究发现,慢阻肺患者冠脉狭窄与冠脉钙化比例较高。这项研究共纳入347例慢阻肺患者和428例无慢阻肺的对照人群,两组人群均接受了肺部CT和冠脉血管造影检查。研究显示,有慢阻肺的人存在冠状动脉狭窄比例明显较高(12.6%vs.5.7%),冠状动脉钙化积分≥100分的比例也远高于无慢阻肺者(55.9%vs.31.6%)。杨进刚阜外2023-09-26 10:10:580000JACC研究称,年轻女士吸烟,心梗危险升高超13倍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吸烟会增加男性和女性患心脏病的风险,但女性吸烟的风险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50岁以下的女性,其心梗风险较不吸烟者增加13倍以上。该研究分析了3343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数据,分三个年龄段:18~49岁、50~64岁和>65岁。目前吸烟者的比例在性别之间相似,女性患者占46.8%,男性患者占47.6%。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5:22:100000JAMA子刊研究称,淋巴细胞少,死亡风险高
克利夫兰诊所研究者在JAMA子刊发表研究发现,淋巴细胞计数,这项血常规上常见的指标,可以方便、廉价地筛选死亡高危人群。研究发现,淋巴细胞减少与心脏病、癌症和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和肺炎)相关死亡有关。在普通人群中,相对淋巴细胞减少(≤1500/μl)和严重淋巴细胞减少(≤1000/μl)分别占20.1%和3.0%,分别导致死亡风险增加30%和80%.肥胖并存高血压者,要警惕糖尿病!中国医大一院孙英贤等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孙英贤等发表研究称,高体重指数(BMI)和高腰臀比(WHpR)的高血压女性患糖尿病风险最高,这些因素具有协同作用。该研究发现,体重指数、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腰臀比和高血压与糖尿病风险增加独立正相关。该研究以体重指数(BMI)定义一般性肥胖;以腰围、腰高比和腰臀比定义中心性肥胖。糖尿病前期倍增心血管事件风险!ACC 2021研究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2021年会一项研究发现,与血糖水平正常者相比,糖尿病前期可使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几乎增加一倍。研究者指出,糖尿病前期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即使不进展为糖尿病。研究显示,在平均5年的随访中,有18%的糖尿病前期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而血糖正常者仅11%发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