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夜间血压较高(要加强家庭监测,亚洲专家组建议)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来源:
专家组指出,证据表明,采用夜间家庭血压监测设备来监测夜间血压水平可行,或能替代动态血压监测。
专家组表示,对于亚洲人来说,精准管理夜间血压水平非常重要,需要加强夜间家庭血压监测。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明辉等研究表明,慢性肾病患者如有夜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20,舒张压<70),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2.17倍
作者指出,测量条件也是影响夜间血压水平的重要因素。
另外,有隐匿性夜间高血压(夜间家庭自测血压≥120/70,平均清晨和夜间血压< 135/85)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如有夜间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收缩压≥120,同时舒张压≥70),肾衰和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分别增加71%和1.19倍。
[2]Qin Wang, Yu Wang, Jinwei Wang, Luxia Zhang, Ming-Hui Zhao and the Chinese Cohort Study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STRIDE). Nocturnal Systolic Hypertension and Adverse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CKD. CJASN February 2021.
有研究发现,夜间床上温度每降低1℃,夜间收缩压会升高0.019 mmHg,而室内温度和大气温度每降低1℃,夜间收缩压分别会降低0.18%和0.21%。
专家组指出,目前对于夜间血压监测的时间和频率没有统一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
日本研究发现,通过家庭血压监测设备测量的夜间收缩压,是心血管事件的显著预测因素,且不受诊室血压和清晨家庭自测血压的影响。
夜间血压监测姿势也影响血压水平,仰卧位和侧卧位所测夜间血压水平不同。在仰卧位测量时,夜间血压水平还与上臂式或手腕式设备的袖带位置,以及应用手腕式血压监测设备时手掌位置有关。
[1]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octurnal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nocturnal hypertension in Asia. J Clin Hypertens, 16 February 2021
关于降压药服用时间对夜间血压的影响,专家组表示,尽管有一些研究显示,睡前吃降压药有助于降低夜间血压,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早晨吃降压药对于降压夜间血压并不劣于睡前吃降压药。因此,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2月16日,上海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等与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专家发表综述性质文章指出,亚洲人由于盐敏感性高,且食盐吃得也多,因此出现夜间高血压的风险较高。
2017年的一项Meta分析提示,家庭自测血压设备和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的夜间血压水平大致相同,因此专家组建议,采用来自于动态血压监测的夜间高血压定义,即夜间血压≥120/70,用于诊断家庭自测血压监测的夜间高血压。
专家组指出,有心衰或肾衰、糖尿病和失眠等自主神经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脑血管病、抑郁或焦虑、认知功能障碍的人容易出现夜间高血压;另外,饮酒、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也会导致夜间血压升高。
可以选择在上床睡觉后2、3、4小时各测一次,或者在固定的时间点测量,最好一个晚上至少测量2次,每周测量两晚。
JACC:舒张压<60 mmHg者心肌损害风险增加2倍
近期,在ESC2016上公布,并同期发表于JACC上的一项纳入11余万人随访21年的研究显示,舒张压较低与亚临床心肌损害和冠心病事件相关。Circulation研究称,暴露于污染空气心脏会变大
英国玛丽女王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irculation发表文章称,暴露于污染空气中,人在心脏结构上发生了类似于心力衰竭早期阶段的变化。研究小组发现,那些居住在喧嚣繁忙的道路边的人接触到NO2或PM2.5与左、右心室增大显著有关。研究者指出,虽然这些参与者看上去是健康,没有症状,但是他们的心脏已经发生的重构,其改变类似与心力衰竭的早期阶段。口腔卫生差,癌症风险增加!超51万国人研究
癌症让人谈之色变,也许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得癌就是因为每天差了把牙刷。近日,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对51万余国人的一项最新分析提示,口腔卫生差增加癌症风险,尤其是消化系统癌症风险。研究显示,口腔卫生差,增加8%的总的癌症发病率和10%的死亡风险。对于特定部位的癌症而言,口腔卫生差,增加10%的胃癌风险,19%的食道癌风险,29%的食道癌死亡风险,18%的肝癌风险和20%的肝癌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