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还会营养不良吗?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2017)
1985-2014年,我国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则由0.5%增至7.3%, 超重、肥胖人数也由615万人增至3496万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至2030年,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超重、肥胖的儿童将增至4948万人。
看到这份报告
你是不是想感叹一句
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好了
不愁吃喝
还有五花八门的零食

那么
现在的孩子,还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吗?
答案是肯定的!
营养不良将不同程度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健康! 需重视!
一、学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分析
1.“早餐被省略,午餐在流浪,晚餐太丰盛”的错误饮食习惯是导致中学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2.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另一重要原因。
青少年中“小胖墩”和“豆芽菜”
为何逐年升高?该如何预防?

二、学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1. 开展营养教育宣传,增强学生家长的营养知识和营养意识
学生家长应纠正以下错误思想:
(1)大鱼、大肉就是营养;
(2)昂贵或进口的食物营养丰富;
(3)保健品就是营养;
(4)早餐马虎,中餐对付,晚餐重视;
(5)喜欢吃啥,就是体内缺;
(6)洋快餐营养;
(7)胖人不缺营养
2. 要特别注意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一般认为,进食酸碱性食物比例以1:3为好。

3. 对学生挑食、偏食的习惯进行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时需注意以下四点:
(1)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
(2)不采用强迫、哄骗或威胁的方式,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保证早、中晚三餐及点心的正常饮食,少吃零食,孩子餐前有饥饿感就不会挑肥捡瘦;
(4)父母以身作则,带头吃多种食物,对不吃蔬菜的孩子可菜肉混食,如吃饺子、包子等。
4. 健康的饮食要求:
(1)少吃油炸和经过阳光暴晒的食品;
(2)多吃增强记忆力的食品;
(3)热量必须充足;
(4)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5)应补充钙、铁、碘、锌等元素;
(6)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7)注意饮食多样化;
(8)注意四季的饮食规律

5. 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
(1)吃饭要定时;(2)吃饭要定量;(3)不暴饮暴食
6.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1)早餐是学生大脑启动的“开关”,早餐不仅要热能充足,还要有足够的蛋白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吃早餐是必需的,且早餐的质量或数量都不能忽视。
(2)午餐应减少脂肪摄入量并增加饮食中的糖类含量,以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这些病不仅发生于中老年人,青少年也可发生。

(3)晚餐的原则是“少而清淡”。从营养学的角度,晚餐不应吃得过饱,不应油腻,否则会影响睡眠。晚餐不宜吃得过晚,因为晚上吃的食物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和吸收便卧床休息,会对孩子夜间的睡眠不利,影响第二天上课时的精神状态。
学生饮食应做到:
“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粗细要搭配,油脂要适量,甜食要少吃,食盐要限量,豆菜要增加,三餐要适当,膳食要合理,防病增健康”

儿童肥胖健康减肥方法
合理饮食
减少高热量摄入
要想让孩子瘦下来饮食中应选择能量略低、蛋白质等营养素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多吃粗加工或富含膳食纤维的粮食和蔬菜,放慢进食速度,少吃能量密度高的食物(冰激凌等甜品),少喝含糖饮料。
少吃多餐
孩子饿了就让他吃,一天多吃几餐也没问题,但是要控制每一餐的量。正餐之外的加餐最好少吃主食,多吃蔬果类的食物。

补充必需营养素
儿童肥胖,最大的原因是体内营养过剩,而缺少钙、铁和维生素等必需物质去平衡。
【补铁食谱】:最好食补,偏方:红枣与红糖煮水食用。
含铁丰富的食物:紫菜、莲藕、黄花菜、蘑菇类、黑木耳、豆腐皮、腐竹、豆类、谷类、鸡胸、动物肝脏、虾米、淡菜、果丹皮、葡萄干、胡萝卜、西红柿、香蕉、橄榄。
【补钙食谱】:
一杯牛奶:约300毫克的钙
25克海带和虾皮:300毫克的钙
豆制品: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
【补充维生素食谱】
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海产品及添加维他命D的营养强化食品。

适量运动
鼓励孩子做家务
虽然要保证孩子读书和做作业的时间,但要限制孩子看电视、打游戏或上网的时间,多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做家务,既从小教会孩子独立,又能减少孩子静止不动的时间。
多陪孩子做有氧运动
运动既能消耗掉多余的热能,又有助孩子生长发育。平时可以让孩子多做骑小车、跑步、跳绳、登楼梯、游泳等运动。如果有家长的陪同,孩子会觉得运动变得更加有意思就会乐于参与。

宝宝拥有一个健康的未来,是每一个父母为之奋斗的最大动力,也是父母最幸福的源泉!但盲目的宠溺也许会造成一种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健康的道路上,还是得坚持80%营养 20%运动=真正健康!给孩子最科学的饮食进补,才能迎接更好的二胎时代!
冠脉周边有“肉肠卷“?阜外医院疑难病例
阜外医院戴汝平、大同大学医学院苗来生等报告了这样一则少见病例。患者老年男性,主因“心慌、胸闷10余天”就诊。CCTA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左主干、前降支、右冠状动脉钙化及非钙化斑块,管腔中~重度狭窄,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节段性管壁增厚,管腔周围软组织密度影环绕,冠状动脉血管束上周围肿物生成,呈多发“肉肠卷”或“槲寄生”样改变。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0:42:20
0000测血压前不用休息5分钟?若血压高,5分钟后应再测!美国研究
目前,为了血压测量精确,测量前要休息5分钟,这是常规。而近期,有研究提示精确测量血压前所需的休息时间可能比之前认为的要短,但是也不是一概而论。该研究发现,如果测量的血压在140mmHg以下的,在检测血压前,休息0分钟、2分钟或5分钟,测量的血压没有差异。但如果在140mmHg以上,则建议休息5分钟后再测量。美国保健信息公司:舒降之肌肉副作用发生率较高
近期,美国保健信息公司(AdveraHealthAnalytics)对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默沙东的舒降之®(Zocor®)、Mevacor(洛伐他汀)以及Vytorin(依折麦布和辛伐他汀的复方)相比于其他公司的同类药物,更容易引起肌肉方面的副作用。日行7000步以上,可延寿!美国研究
每天的步数是促进身体活动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9月3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发表的一项美国研究提示,每天至少走7000步,死亡风险会大幅降低。平均随访10.8年期间,与每天步行不足7000步的人相比,每天步行≥7000步的人死亡风险降低50%~70%,每天步行7000~9999步获益最大。而每天步行的强度,包括30分钟步速峰值和以≥100步/分的速度步行的时间,均与死亡风险无关。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3:40:2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