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束支起搏(还可纠正右束支阻滞,阜外医院樊晓寒等研究)
目前,对于右束支阻滞,传统的右心室起搏难以纠正,且会使 QRS 波群时限增宽,加重心脏的电与机械不同步性;希氏束起搏尽管可以纠正,但总体纠正率不高,同时存在包括操作难度大、术后有可能出现起搏阈值升高或失夺获等难以克服的缺点。
阜外医院樊晓寒团队发表的一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表明,近年来在临床逐渐推广的左束支区域起搏可有效纠正右束支阻滞,60.6%实现完全纠正,总体安全可行。 左束支区域起搏纠正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特点为:QRS 波群时限显著缩短,V1 导联QRS波群图形以Qr型最为多见。 研究者发现,术前 心电图V1 导联呈现 qR 型的右束支阻滞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纠正成功率更高。 该研究纳入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12 月入院、有心室起搏指征、基线存在右束支阻滞图形且 QRS 波群时限≥ 120 ms、左心室射血分数> 50% 并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的患者 33 例,其平均年龄63.6岁。 30 例(90.9%)患者成功完成左束支区域起搏术 ,其余 3 例进行左心室间隔部起搏。 通过调整起搏极性与输出电压,多数患者QRS波群时限较治疗前缩窄 (平均由142.9 ms缩窄至118.2 ms),其中 20 例(60.6%)实现右束支阻滞完全纠正(QRS 波群时限< 120 ms),11 例(33.3%)实现 部分纠正(QRS 波群时限较基线缩窄,但 QRS 波群时限≥ 120 ms)。 根据V1导联的QRS波群形态,可将右束支阻滞纠正后的心电图图形大致分为4种类型,包括Qr型、QR型、qR型与QS型,其中以Qr型最为常见(n=15,48.4%)。基线呈现qR型的右束支阻滞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的纠正成功率更高(n=5,62.5%)。 研究者表示,左束支区域起搏可能会成为具备起搏指征的右束支阻滞患者的一种有效起搏治疗模式,但纠正右束支阻滞对心脏功能的长期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来源:王钊,李晓飞,朱浩杰,等. 左束支区域起搏可改善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中国循环杂志,2021, 36:22-27.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1.01.004
肥胖是一种慢性病!美国学者提议建立肥胖ICD编码
美国学者在《肥胖》杂志发表文章,建议亟待建立一个更科学准确、医学上可行的新的肥胖疾病分类系统。研究者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系统基于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家协会(AACE)提出的肥胖型慢性病(Adiposity-BasedChronicDisease,ABCD)的诊断,这个诊断术语反映了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影响。JAMA杂志文章称,遏制“医学谣言”,医学期刊有责任
JAMA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错误医疗信息的浪潮已经对全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它需要卫生专业人员、组织、机构和主流媒体做出强有力的应对,医学期刊则站在了遏制医学谣言的前沿阵地。文章指出,“医学谣言”可以解释为一种与健康有关的没有科学证据的错误事实的传播。医学谣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无处不在。更糟糕的是,谣言有时比真相传播得更快。医学期刊在遏制“医学谣言”方面做些什么呢?阜外医院郭远林教授:慢性冠脉综合征残余风险控制可遵循“ABCDEF”原则
2019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慢性冠脉综合征指南中,ESC将稳定性冠心病修正为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并根据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CCS,将CCS分为六种临床情况。阜外医院郭远林教授指出,如此定义和分类,旨在强调CCS和ACS只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理生理过程的连续,即慢中有急、交叠起伏。值得注意的是,从ACS到CCS,理想化治疗后,还存在一些问题: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7:41:34
0000孙兴国:全导联远程实时传输Holter有助于指导建立心电危急值
心脏病发作常常具有一过性的特点,容易漏诊,不易捕捉,甚至发生猝死。因心血管病死亡的患者有七成因突发急性心血管事件而失去早期救治机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孙兴国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全导联远程实时传输心电图有助于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这种远程心电监护可用于术中术后手术观察,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监护,药物治疗疗效观察,高危人群的常规监护和预警以及亚健康人群的保健监护和预警。”研究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