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患者使用高强度他汀(可保护心脏,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研究发现,坏胆固醇降幅和事件发生率间呈线性相关,其影响最早可在6个月后出现。
在出院后,只有27%患者的坏胆固醇降低≥50%。
来源:

尤其重要的是,坏胆固醇大幅降低使心力衰竭住院风险降低27%。
与坏胆固醇降幅较小(降低0.36 mmol/L)患者相比,坏胆固醇降幅达1.85 mmol/L的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减少32%,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的复合终点事件风险降低23%。
与应用低强度他汀患者相比,接受高强度他汀的患者后坏胆固醇降幅≥50%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更低。
在40607例患者中,平均随访3.78年,基线中位坏胆固醇为3.1 mmol/L,中位变化为-1.20 mmol/L。
高风险因素包括:复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心、脑或外周多血管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LDL-C水平≥ 4.9 mmol/L。
一项瑞典心梗注册研究分析了4万多例心梗患者随访近4年的数据,发现早期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幅越大、越使用高强度他汀,包括死亡在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就越低。
根据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管理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二级预防,推荐坏胆固醇<1.8 mmol/L,且较基线水平降幅≥5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管理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2020,35:941-947.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0.10.001. 【下载原文】
研究者指出,坏胆固醇降低50%是一个重要的目标,早期使用高强度他汀有益。但有些患者很难达到这个目标,
若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且合并高风险因素,调脂治疗目标值为LDL-C<1.4 mmol/L,且较基线水平降幅≥50%。
此外,心梗风险降低29%,缺血性卒中降低24%,全因死亡降低29%,冠脉血运重建率降低14%。
[1]Schubert J, et a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eduction andstatin intensity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and major adverse outcomes:a Swedish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Eur Heart J. 2020 Dec 24.
JAMA内科子刊研究称,医生身心疲惫,让医疗事故风险增加一倍
近日,发表在JAMA内科子刊上的研究显示,不让医生身心疲惫,能明显提高医疗质量。“医生身心俱疲,专业称谓是职业耗竭,已经呈流行态势,而这会影响到医疗保健,包括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研究者,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的MariaPanagioti指出。这项研究共对47项研究42,473位医生进行了分析,其中有59%为男医生,平均年龄为38岁。中国台湾学者提出,房扑患者的抗凝策略不同于房颤
中国台湾长庚医院组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单纯心房扑动(房扑)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明显低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而且房扑患者只有在CHA2DS2-VASc评分为5~9时,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此类患者,基本无需放支架!哈医大二院于波团队研究
导致血栓形成常见有三种机制:斑块破裂、斑块侵蚀和钙化结节,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分辨个中。那么对于冠状动脉内侵蚀性斑块所致血栓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置入支架,采用抗栓治疗方案,患者长期转归如何?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团队报告的EROSION研究4年随访结果,再次肯定了对于这类患者抗栓不置入支架的安全性,而且第一个月抗栓治疗反应好,则随后4年里基本不需要放支架。杨进刚阜外2023-09-11 13:55:29
0000最新版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发布:心血管病患者2.9亿,农村心血管病死亡持续高于城市
近期,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以下简称报告)在我刊发表(全文PDF链接)。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03:0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