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上肢血压差值越大(心血管风险越高,差值不能超10,mmHg)
研究者强调,在进行心血管评估时,必须测量双侧上臂的血压。
既往研究显示,两臂间的收缩压差值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有关。
另外,研究者指出,该研究采纳的两臂间血压差值,是先测量一侧上臂的血压,再测另一侧的,而不是两臂同时测量,这对既往的建议提出了挑战。
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60.3岁。大约11%的高血压患者双臂间收缩压差值>10 mmHg,一般人群中大约占4%。
该研究首次发现,两臂间收缩压差值≥5 mmHg时,心血管风险就已经开始增加,因此以保守的观点来看,以10 mmHg作为两臂间收缩压差值的正常上限是合理的,这一信息应该整合到未来的指南中,并应用到临床心血管风险评估中。
来源:Associations Between Systolic Interarm Differences in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utcomes and Mortality. Hypertens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21 Dec 2020
12月21日,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两臂间的收缩压差值越大,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越高。
在既往健康的人中,分别校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弗雷明汉、第2版QRISK心血管病风险等心血管风险评分后,双臂间收缩压差值每增加5 mmHg,10年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分别增加4%、4%、1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分析结果显示,双臂间收缩压差值每增加5 mmHg,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增加5%和6%。
双臂间收缩压差值≥5 mmHg时,全因死亡风险开始增加(HR=1.07)。
研究者搜集到来自欧洲、美国、非洲和亚洲的24项研究,建立了1个独立的国际数据集,即INTERPRESS-IPD协作研究,共纳入53 827人。
双臂间收缩压差值≥10 mmHg时,10年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20%~40%。
研究者指出,目前欧洲和英国指南均认为,两臂间收缩压差值≥15 mmHg时,才有额外的心血管风险。
九类人不建议坐飞机!心血管病患者出行指南
每逢节假日,很多人会走亲访友和旅游。但旅途劳顿,对于有心血管病,尤其是又心衰的人,如何安心出行?自然心脏病学评述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有以下心血管病的人,不建议坐飞机:(1)过去2周内发生的心梗;(2)不稳定心绞痛尚未控制;(3)过去2周内接受了冠脉介入治疗;冠脉介入治疗的简单病变患者,可考虑短期出行;(4)过去3周内接受过心脏外科手术或瓣膜介入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9-23 09:16:50
0000空气污染是国人头号杀手"帮凶"!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BMJ文章称,长期PM2.5暴露增中风危险
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6:21:43
0000阜外医院18年近2千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资料总结:左侧更容易受累,年轻女性首先考虑大动脉炎
上肢动脉疾病对心脏介入治疗入路方面很关键。锁骨下动脉狭窄可引起上肢缺血等病症,且并不少见,哪些疾病会导致锁骨下动脉狭窄?阜外医院蒋雄京、车武强等通过对该院18年1793例锁骨下动脉狭窄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发现,86.1%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12.9%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单纯左侧、右侧及双侧同时受累比例分别为65.4%、21.9%和12.7%(左:右=3:1)。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49:57
0000换瓣术后瓣周漏,可肋间微创封堵!兰州大学二院研究
换个瓣膜后并发瓣周漏,二次开胸治疗风险大、出血多、并发症多,且易复发;X线下导管封堵瓣周漏建立路径及操作也有难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柳德斌、王石雄等进行的研究发现,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采用FustarTM可调弯鞘协助建立路径更加可控,有助于减少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封堵器封堵瓣周漏安全、有效。该院心外科于2017年1月就此先后成功封堵了2例主动脉瓣周漏。杨进刚阜外2023-09-11 09:10:32
0000我国慢病防控不乐观,危险因素流行,管理没有进步!柳叶刀子刊研究
近期,柳叶刀子刊一项基于中国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和中国居民营养调查的研究全面描绘了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变化趋势,包括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情况。这项来自于西安交通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发现,超过50%的中国男性目前吸烟,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体力活动不足,几乎半数中国居民水果/蔬菜摄入量低,红肉摄入量高。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3:50:0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