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是国人头号杀手(quot,帮凶,quot,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BMJ文章称,长期PM2,5暴露增中风危险)
12月30日,《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了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研究团队China-PAR研究的最新分析结果。该研究覆盖全国15个省市近12万居民,最长随访时间达23年。 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PM2.5污染可明显增加国人中风危险,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 研究者认为,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PM2.5水平和中风危险增加的关系,为相关环境和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中风是我国国民第一位死亡病因。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中风,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我国中风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 研究发现,与PM2.5较低水平(<54.5 μg/m3)的居民相比,长期生活在PM2.5>78.2 μg/m3的居民,中风发病风险增加53%,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82%和50%。 进一步分析发现,PM2.5每升高10 μg/m3,中风、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3%、20%和12%。 研究人群PM2.5平均暴露水平为64.9 μg/m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大气PM2.5浓度与中风(上)、缺血性中风(中)、出血性中风(下)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 既往研究提示,PM2.5可引起血小板活化,促进凝血,从而导致血栓形成;长期暴露于PM2.5也可能通过增加血浆细胞因子的释放,引起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增加缺血性中风发生风险。 而对于出血性中风,PM2.5长期暴露可能通过触发动脉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和内皮功能障碍等增加脑血管破裂发生风险。 根据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报告,在导致我国居民疾病负担增加的危险因素中,空气颗粒物污染列第四位,仅次于高血压、吸烟和高钠饮食。 该研究团队利用国际先进的卫星遥感反演技术,评估得到了我国长时间(2000-2015年)、高空间分辨率(1×1 km)网格化大气PM2.5浓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实习研究员黄克勇、博士后梁凤超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顾东风院士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来源:1、Keyong Huang, et al. Long 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incidence of strok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rom the China-PAR project. BMJ, 2019, 367: l6720.2、王陇德,刘建民,杨弋,等. 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105-119.3、殷鹏,齐金蕾,刘韫宁,等. 2005~2017年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报告.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1145-1154.

【AHA 2017】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陶军:治牙龈疾病可帮助降压
数日前美国心脏协会(AHA)将高血压定义为≥130/80mmHg后,很多人陷入了深深的忧伤:睡了一夜,就变成了高血压患者。虽然如此定义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吃药,不过表明血压已经亮了“黄牌警告”。除了改善饮食、戒烟戒酒、加强锻炼外,还要怎么做?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5:56:02
0000多数稳定性冠心病,仅需药物治疗!CLARIFY 研究3.2万人分析
近日在Circulation发表的CLARIFY注册研究再次支持,对于多数稳定性冠心病和心绞痛患者,规范进行药物治疗即可。CLARIFY注册研究共纳入32691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7212人(22.1%)有心绞痛,平均年龄64.2岁。92.3%的患者应用降脂药,95.2%至少应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75.3%使用β受体阻滞剂,76.2%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杨进刚阜外2023-09-18 09:42:24
0000约三成博士研究生精神疾病风险高,女博士尤甚
比利时一项针对3659名博士生的调查显示,博士研究生患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是其他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2.43倍,是其他高等教育学生的1.85倍。研究者使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调查。结果发现,51%的博士生曾在最近几周经历至少2种心理状态不佳的症状,32%的受访者出现了超4种不适症状。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5:30:43
0000中青年人打鼾,增心血管病风险!中国50万人研究
近日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表明,不到50岁的中青年人,如果打呼噜,心血管病风险会增加。研究者指出,临床医生应该了解患者打呼噜情况,尤其是年轻患者。研究显示,在考虑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有习惯性打鼾的青年人,心血管病风险增加了11%,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18%,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12%的,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5%。有房扑,要警惕无症状冠心病!德国研究
德国学者发表研究称,典型的房扑是无症状冠心病的表现。研究者建议,健康人如存在典型的房扑,应警惕无症状冠心病,特别是CHA2DS2-VASc评分有预测价值。研究分析了189例因典型房扑而接受消融治疗的患者。将房扑患者与14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了比较,这些患者没有已知的结构性心脏病,在同一时期接受了消融治疗,并进行了常规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