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扑(要警惕无症状冠心病,德国研究)
数据显示,CHA2DS2-VASc评分高预测严重冠心病,在4分时,预测概率42.1%。
研究者建议,健康人如存在典型的房扑,应警惕无症状冠心病,特别是CHA2DS2-VASc评分有预测价值。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来源:Typical atrial flutter but not fibrillation predict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formerly healthy patients. EP Europace,2021, 23: 1227–1236.
在房扑患者中,26.3%的患者存在冠脉狭窄>50%的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患者中仅有7.0%。
研究分析了189例因典型房扑而接受消融治疗的患者。将房扑患者与14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了比较,这些患者没有已知的结构性心脏病,在同一时期接受了消融治疗,并进行了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在房扑患者中,冠脉狭窄>75%的患者年龄较大、危险因素数量较多、CHA2DS2-VASc评分较高。
与阵发性房颤患者相比,房扑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值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比例较低。
房扑患者和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冠脉多血管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0.5%和0.7%。
房扑患者中,冠脉狭窄>75%的冠心病患者占16.4%,而阵发性房颤患者中仅占1.4%。
德国学者发表研究称,典型的房扑是无症状冠心病的表现。
两组在平均年龄、体重指数、CHA2DS2-VASc评分、吸烟状况和肾功能方面没有差异。
在校正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体重指数、CHA2DS2-VASc评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吸烟状况、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病家族史后,与房颤患者相比,房扑患者冠脉狭窄>50%的冠心病可能性增加近5倍。
0000
相关推荐
“坏胆固醇”一次高没关系,多次都高很危险!开滦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存在“累积暴露”现象
开滦研究最新分析发现,“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长期变化存在“累积暴露”现象。研究还发现,LDL-C累积暴露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校正年龄等影响因素后,LDL-C升高累积暴露6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了1.08倍。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6:46:47
0000耶鲁研究:应用心室辅助装置Impella的院内死亡和大出血风险高
心室辅助装置Impella已经在重症冠心病患者中广泛应用。近日,耶鲁大学学者在JAMA发表研究称,Impella的院内死亡和大出血发生率高于IABP。研究者指出,虽然Impella已被证明比IABP提供更大的循环支持,但证明Impella比IABP有好处的临床证据有限。厦门学者称,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可预防介入术后无复流
心梗后安支架后,发生无复流不是好事,而且一旦发生便很难逆转,有没有预防的好办法?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罗助荣、吴媛媛等进行的研究“有戏”。研究表明,对于心梗介入患者,术中冠状动脉内单次使用尼可地尔持续静滴至术后24h联合替格瑞洛可明显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而且很安全。2018 ESC 晕厥诊断与处理指南临床实践指导(第八部分):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
9.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9.1欧洲心脏病学会反射性晕厥患者的信息表此表是为已经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以及亲属和护理人员)编写的,旨在阐述其诊断和治疗。什么是晕厥?晕厥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失去意识的几种情形之一,通常,晕厥的意识丧失只有一到两分钟。晕厥是由大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随后大脑停止工作,人失去知觉并摔倒,醒后也并不知道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5:26:53
0000中国台湾研究称,亚洲房颤患者应用10 mg/d利伐沙班效果不亚于标准剂量,但心梗风险升高
台北医学大学的学者研究提示,对于亚洲的房颤患者,应用10mg/d利伐沙班与标准剂量即15或20mg/d利伐沙班具有相似的血栓栓塞和出血的相似风险。研究者指出,尽管缺乏有效性的证据,10mg/d利伐沙班虽然广泛应用于亚洲心房颤动患者。他们的研究则提示,对于于亚洲房颤患者来讲,10mg/d利伐沙班的疗效与标准剂量相当。杨进刚阜外2023-08-19 05:54:4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