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高强度间歇训练有效! Meta分析
作为冠心病的一项重要干预措施,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然而,哪种运动对心肌梗死后患者最有利仍存在争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低-中等强度的持续训练已经显示出其在心脏康复中的优势。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是一种新兴的运动方式,需要反复进行全力以赴、快速和爆发式运动。
VO2峰值是评估运动能力的一个有效指标。近日,一项Meta分析显示,高强度间歇训练在改善心肌梗死后患者的VO2峰值方面比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和/或常规体力活动更有效,而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纳入用于评估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影响的8项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包括387例患者。
与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和/或常规体力活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显著提高了峰值摄氧量(VO2峰值)。
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和/或常规体力活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收缩压、舒张压、峰值心率、静息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生活质量无显著影响。
随访时间6~12周。两组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
研究者称,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心血管病患者存在潜在风险。然而,目前大多数临床证据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较低,并且认为高强度间歇训练作为心脏康复的方式似乎是安全的。
然而,研究者也表示,由于该分析纳入的研究中,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和/或常规体力活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非常低。
此外,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对患者的心脏康复风险进行分层。因此,心肌梗死后患者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安全性相关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来源:The effect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on exercise capacity in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 J Prev Cardiol, 2021 Jul 19. Epub ahead of prin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糖尿病的人搭桥选用桡动脉较好!阜外研究
桡动脉位置表浅,易于获取,远期通畅率优于大隐静脉,是CABG常用的桥血管材料。近日,阜外医院沈刘忠等发表研究称,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合理运用桡动脉桥仍可取得良好的近期及中远期效果。对于拟采集桡动脉的糖尿病患者,研究者推荐采用多普勒超声作为术前常规评估方法,因其可直接评估桡动脉自身管腔质量及侧支循环水平。开滦研究:超半数中老年有颈动脉斑块,近三成不稳定
由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滦总医院和天坛医院数位学者进行的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群中有54.1%有颈动脉斑块,其中伴有稳定斑块者有25.9%,不稳定斑块者28.1%。其中,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2:06:19
0000美国20万人研究:纯果汁也可致糖尿病!无糖甜饮料也没好处
近日,DiabetesCare杂志发表的一项包含美国3个大规模队列的研究提示,经常喝含糖饮料,不论是添加糖的饮料还是天然含糖的饮料,包括100%的果汁,都会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而用水、咖啡或茶替代这些含糖饮料,就会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另外,经常喝打着“无糖饮料”幌子的人工甜味饮料,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也增加。欧洲心脏杂志研究称,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35岁时就应使用新型抗凝药
中国台湾学者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尽管CHA2DS2-VASc评分相同(男性1分,女性2分),但合并不同疾病的房颤患者启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年龄阈值应有所不同,其中心力衰竭是35岁,高血压或糖尿病是50岁,而伴发血管疾病应该是55岁。作者指出,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不是静态的,因为房颤患者在诊断出房颤后,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发生很多的合并症。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28:29
0000糖尿病 吸烟=致命杀手
北美放射学会会议上一项研究报告,与没有糖尿病的烟鬼相比,有糖尿病还抽烟抽的很凶的人过早死亡增加一倍。这项研究来自53000多美国人的数据,研究中,5000多名吸烟者(近10%)同时有糖尿病。在7年的研究期间近4000人死亡,其中肺癌患者超过1000人,其他癌症超过800人。约13%的糖尿病吸烟者死亡,糖尿病患者死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