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学历和吸烟最能导致痴呆,丹麦6万人研究)
不论男女,合并上述风险因素则痴呆症10年全因绝对风险最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此外,在在50~59岁、60~69岁、70~79岁和80~100岁女性中,痴呆症10年全因绝对风险分别为6%、23%、48%和66%;在上述年龄段男性中,痴呆症10年全因绝对风险分别为5%、19%、42%和60%。
而近期一项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一个人得不得痴呆症,其中最有影响的、并可改善的因素有三个,即糖尿病、低学历和吸烟。

[2]Impac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Genetics on 10-Year Absolute Risk of Dementia: Risk Charts for Targeted Prevention. Eur Heart J 2020, Oct 6
痴呆症已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杀手,并且在过去13年间死亡数增长了62.4%。值得注意的是,多达1/3是可以预防的。
研究还发现,痴呆症10年全因绝对风险,会随着增龄、APOE ɛ4基因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风险等位基因数目、糖尿病、受教育程度低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暴露而增加。
这项研究共纳入61664位20~100岁的丹麦人,其中53546人还进行了基因相关分析(包括载脂蛋白E的基因型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风险等位基因数目)。中位随访10年,有2158人诊断出痴呆症。
研究显示,对于女士而言,糖尿病、吸烟、接受教育程度低是痴呆症发生风险最高的可改善因素;对于男士而言,糖尿病、低体力活动和教育程度低则风险最高。
[1]殷鹏,齐金蕾,刘韫宁,等. 2005~2017年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报告.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1145-1154.
来源:
起立后头晕怎么办?有小妙招!
很多人站起来会有点头晕,有些人甚至更为常见,这多是由于体位性低血压所致,怎么办?近日一项加拿大研究带来了不用药物无成本的好办法:可以在站立前反复数次抬膝活动,或站立后两腿交叉拉紧下肢肌肉,这样会减轻症状,改善血压下降。这么简单的做法,研究者是通过纳入22位平均32岁的年轻女性来证明的。这些参与者都有较为频繁站立后晕厥的病史和每月多于4次及以上晕厥前兆或晕厥发作病史。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3:26:55
0000优化房颤治疗有4个环节!欧洲心脏杂志多项研究评述
我国35岁以上房颤患者超出487万例,中国心房颤动医疗质量控制报告显示,房颤治疗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何管理好房颤,在其他国家也是个问题。近日,欧洲心脏杂志主编ThomasFLüscher结合最新一期该刊杂志发表的研究指出,优化房颤管理有4个环节:综合管理(包括抗凝管理)、控制血压、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1、综合管理可延长房颤患者寿命杨进刚阜外2023-09-08 14:02:51
000010年胖6斤,糖尿病风险翻倍
变胖不是什么好事儿,近期一项由英国剑桥大学和瑞典于默奥大学学者联合进行的研究显示,10年内若长肉超3kg,就会增加52%的糖尿病罹患风险。该研究共纳入30~60岁33184位受试者,随访10年。10年间,有1087人罹患糖尿病;有17876人体重指数超过1kg/m2,即相当于平均身高成人体重者增加超过3kg;有12020人体重保持良好,体重指数变化小于1kg/m2。得了“心碎综合征”,男士更危险!JACC研究
在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综合征,又称为“心碎综合征”)患者中,女士占大多数,因此此前研究并没有很好地探索男性患者的临床特征。近期,JACC发表的一项欧洲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GEIST研究)发现,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风险更高,更容易出现心原性休克和死亡。因此,男性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更需要加强院内监测及长期随访。2019年家庭血压监测指南:每个人都应在家测血压,早、晚测血压最好,超过≥135/85 mmHg是高血压
近期,中国高血压联盟《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委员会发布了《2019年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全文链接】指南指出,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有效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不可或缺的手段。不过,尽管我国家庭血压监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量”的进步,但还需要推进“质”的进步,即提升家庭血压监测的规范化、信息化与智慧化水平。多个指南都强烈推荐在家测血压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0:07:0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