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高血压和糖尿病影响认知功能(牛津大学研究)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对于血压升高与认知能力下降,在44~70岁更为明显,而70岁以上者这种效应不明显。
近日,英国牛津大学一项研究提示,要提防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些都会影响思维速度和记忆,而且会随着血压的升高,而认知能力每况愈下。
研究显示,在已服用降压药物人群中,如果收缩压控制在140 mmHg以下,认知功能稳定,但如果在140 mmHg以上,则认知功能显著下降。
尤其注意的是,高血压、糖尿病对大脑的影响可不是停留在老年,中年时即可使坏。
这项研究对英国生物样本库中44~73岁2.2万余参与者进行了分析,这些参与者均无老年痴呆症及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者通过脑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认知测试来进行研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除了高血压,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这些脑血管危险因素均会对影响大脑血供,其中大脑额叶前额网络的体积,以及大脑各区域之间白质连接的完整性均会受到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
来源:High Blood Pressure And Diabetes Could Alter Brain Structure, Slowing Down Cognition. Sciencealert. Retrieved September 9, 2020
思维不敏捷,记忆力下降?
研究者强调,血压变化非常重要,即使轻度升高,进行监测和治疗或也会影响中年人群的大脑功能,降低日后痴呆症发生风险。
0000
相关推荐
徐州学者研究称,心脏手术前用袖带让上肢缺血,可保护心脏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者研究称,通过改良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可降低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程度。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主要是利用无创测压袖带或外科止血带于患者上肢,对袖带进行单次3~4个周期的充气与放气操作,来实现肢体局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并通过内源性机制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JAHA:贫血者脑卒中后死亡风险高
近期,JAHA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贫血与脑卒中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纳入的8千余例住院卒中患者中,有25%入院后存在贫血,不论其为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卒中后1年死亡风险均较高。此外,升高的血红蛋白水平也与卒中后1个月内预后不良和死亡风险密切相关。这提示,过高或过低的血红蛋白水平均与卒中后升高的死亡风险相关。新证据!强效他汀治疗可降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死亡和截肢风险
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南建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应该启动强效他汀治疗,但外周动脉疾病是个例外,证据质量较低。但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提示,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在确诊时就开始应用他汀尤其强效他汀,可显著降低死亡和截肢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听音乐声音过大!或致全球近半数年轻人耳聋
据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近50%的12~35岁的人,即11亿人由于通过个人音频设备听音乐的音量过大(超过安全水平)而面临听力损伤风险。约40%的人在夜总会、迪斯科舞厅和酒吧中接触到潜在的有破坏性的声音损坏听力。房颤、>80岁患者和女性ACS患者该如何选择抗栓药物?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栓药物的选择以及治疗策略始终是研究热点,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以及研究人群的不断扩大,对于一些特殊患者的治疗方面有不少新的研究结果。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袁晋青、王欢欢等就此在本刊针对以下三类人群相关最新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总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或应双联抗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