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射频消融术中心包填塞(要警惕三个因素)
研究者建议预防误消融左下肺静脉或者左心耳根部方法是消融导管在左侧游离壁要确认为二尖瓣瓣环部位方可放电。
1332 例患者接受1440次射频消融。左侧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53(34%)例,其中经主动脉逆行140例(31%)和穿房间隔途径313例(69%)。穿房间隔途径心包填塞发生3例,靶点位置在左侧游离壁或左前游离壁。经心包穿刺引流后心包填塞症状缓解,无外科开胸修补发生。
此外,由于左侧游离壁特别是前侧游离壁毗邻左侧肺静脉、左心耳根部,在左前斜位30°~45°体位X线照射下这些结构相互重叠,消融导管可在此处记录到“心房电位”(左心耳根部电位或肺静脉电位)和远场心室电位,容易误判为二尖瓣环。
研究者指出,穿房间隔过程中误伤毗邻结构,也可导致心包填塞,但多为即刻出现,而本研究3例患者均为反复多次消融后出现,基本可以排除穿房间隔过程损伤。
研究纳入2014年至2018年期间3 个中等手术量电生理中心穿的1 332 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双径路折返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或右侧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然后再行房室旁路或者房室结双径路消融。
来源:丁立刚,郝杰,吉立双,等. 穿房间隔途径左侧游离壁旁路消融致心包填塞原因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2019,34: 979-983.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9.10.008.
机械损伤主要是来自于导管操作过程中机械压迫损伤心房或者左心耳。
研究还指出,穿房间隔途径消融左侧旁路尤其是左前侧游离壁旁路时,操作轻柔,一定要确认消融导管在二尖瓣环后再放电消融,避免损伤毗邻组织结构。
3例均为左侧游离壁或前侧游离壁旁路。对于该部位旁路,房间隔穿刺途径消融有一定局限性,二尖瓣环前侧在心室收缩时,瓣环运动幅度大,导管穿房间隔贴靠瓣环不稳定,消融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反复长时间消融,过度损伤引起心包填塞。
此外,二尖瓣环房侧反复消融不成功,可考虑尝试主动脉逆行途径室侧消融或冠状静脉窦内相应部位消融,以期提高成功率,避免反复长时间消融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近期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发现,左侧旁路射频消融相关的心包填塞发生率相对较低,原因可能与过度消融、机械操作损伤和误消融毗邻结构相关。
左侧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以往通常通过主动脉逆行方法消融。近年来,随着房间隔穿刺技术的普及,经穿房间隔途径消融左侧旁路成为众多中心的首选。
如果经验不足,消融导管可能偏离瓣环,误消融左侧肺静脉根部或者左心耳根部,反复消融导致相应结构破裂。
本组3 例心包填塞病例,均经长时间消融无效后发现心包填塞,基本排除房间隔穿刺过程导致心包穿孔可能。
ACEI、β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对脂代谢影响各不同!阜外医院鲁向锋等基因组学研究证据
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既往研究表明,尽管不同种类的降压药对于心血管疾病防治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但对血糖和血脂等危险因素的影响却不尽相同,在中国人群中尤其缺乏长期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1月26日,Diabetologia在线发表了一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鲁向锋教授团队和香港大学赵洁教授合作的研究。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0:36:03
0000儿童高血压标准复杂?山东学者建立简化表,一眼即知血压是否升高
一提高血压,很多人都觉得离儿童很遥远,事实上一项在19万汉族儿童进行的调查发现,儿童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4.5%。而很多研究表明,儿童高血压早期,甚至血压升高水平还未达到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即有可能出现左心室肥厚等靶器官受损。怎么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血压升高,甚至是高血压?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2:06:25
0000《芳华》:人为什么要善良?世界卫生组织是这么说的
电影《芳华》正在热映,很多人把黄轩饰演的刘峰定义为好人。他竭尽全力地帮助所有人,大家也热情地叫他活雷锋。刘峰脏活累活抢着干。炊事班的猪跑了,他会帮着去追;他只吃饺子皮,把好饺子让给别人;战友结婚买不起沙发,刘峰用自己精湛的木匠手艺,为他打了一对。可好人总是难做。刘峰的善良在浑浊的背景下,显得那么单薄和活不下去。十种减少血栓形成的食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没有什么方法不吃药就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下面11种食物或草药或对此有一定效果,不过进食前,如果还在服用其他药物,就需咨询医生以防相互作用造成不良后果。1.姜黄和生姜姜黄含有的姜黄素,不仅有一定抗凝效应,还具有抗炎作用。生姜中含有天然水杨酸盐,也具有些许抗栓作用。2.辣椒辣椒中含有水盐酸,也具有一定抗栓作用。3.杏仁、葵花籽油、葵花籽曾有消化道出血,房颤抗凝应优选新型药物!韩国研究
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提示,房颤患者如果有消化道出血史,新型口服抗凝药是比华法林更好的选择。研究者发现,在既往有过消化道出血的房颤患者中,与服用华法林者相比,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者出现缺血性中风、大出血及两者的复合事件的风险会显著降低,分别降低39.2%、26.9%、33.9%,全因死亡风险也降低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