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消化道出血(房颤抗凝应优选新型药物,韩国研究)
中位随访0.6年期间,3.4%的患者出现缺血性中风,2.5%发生大出血事件,缺血性中风和大出血复合事件发生率为5.7%。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再获殊荣!中国循环杂志主办“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2020年度入选项目,此次共有46个项目入选,“阜外说心脏”位列其中!
“阜外说心脏”系列患者教育节目,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指导,《中国循环杂志》主办。
来源: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Prio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Stroke, 11 Jan 2021
2018年,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曾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该研究从2010年1月至2018年4月韩国医疗保险索赔数据库中纳入42 048例既往未用口服抗凝药、既往有消化道出血的房颤患者,其中24 781例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17267例服用华法林。这些患者从上次消化道出血至启用口服抗凝药的平均时间为3.1年。
研究者发现,在既往有过消化道出血的房颤患者中,与服用华法林者相比,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者出现缺血性中风、大出血及两者的复合事件的风险会显著降低,分别降低39.2%、26.9%、33.9%,全因死亡风险也降低1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经加权调整后,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平均年龄为72岁,男士占56.8%,平均CHA2DS2-VASc评分为3.7分。
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提示,房颤患者如果有消化道出血史,新型口服抗凝药是比华法林更好的选择。
中国最大规模房颤调查公布:10年房颤患病率增20倍,相关卒中增13倍
解放军总医院王玉堂等近期一项研究发现,从2001年~2012年,我国年龄≥20岁居民房颤患病率大幅上涨,由2001年的0.01%升至0.2%,10年间升高了20倍。研究还发现,房颤相关卒中10年升高了13倍,房颤相关卒中由2001年的0.01%增加至1.3%,该研究使用了一个我国西南地区的1千万人的医保数据库,最终纳入471446名居民,1237例房颤患者,其中新发921例房颤。杨进刚阜外2023-07-28 11:46:40
0000国家心血管病专委会血管外科专委会成立
昨日,在中国心脏大会召开之际,第一届中国血管大会也拉开帷幕。在此次会议上,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批准,“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NSVS)”正式宣告成立。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5:36:06
0000坐15分钟,就活动3分钟!改善血糖有小妙招
久坐是很多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一项研究表明,对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每坐15分钟缓慢步行3分钟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这项研究共纳入12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0岁,平均体重指数30.2kg/m2。参与者于试验两个阶段,在静坐的7小时时完成了以下3种情况中的两种:每6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每3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每15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心衰患者要视烟草为大敌!中山大学附一院董吁钢等研究称:遇到二手烟,死亡风险增43%
对家人最好的关爱,就是戒烟了,尤其是家里有心脏病患者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吁钢教授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心衰患者暴露在二手烟中,会增加43%的死亡风险。这是研究者在考虑了人口基线特征、社会经济地位以及药物治疗后的结果。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心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和参加试验时合并症的情况,二手烟则会增加心衰患者47%的死亡风险。中国卒中地图公布:每年240万新发卒中,华北、华中和东北负担重,农村卒中患病率30年增1.5倍
1月4日,Circulation在线发表了由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王文志等在全国48万余人进行的调查研究。该研究描绘了中国卒中的发病情况。研究发现,30年来,我国卒中负担渐重。呈现出由北到南的梯度趋势,其中在华北和华中疾病负担最重。而且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就此估算,我国每年有240万新发卒中,110万卒中相关死亡,有1110万卒中生存者。杨进刚阜外2023-08-05 14:25:0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