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规模房颤调查公布(10年房颤患病率增20倍,相关卒中增13倍)
图 不同年龄的男性和女性居民房颤的患病率
进一步分析显示,风湿性心脏病、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甲状腺功能亢进、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 糖尿病、 高血压和高龄是房颤的危险因素。研究者还发现,CHA2DS2-VASc 评分更适合国人预测房颤风险。
此外,在2001年~2012年间共发生13 304例卒中,有59例是房颤相关卒中,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房颤患者(6.4% vs 2.8%),房颤使卒中发生风险增加128%。华法林是预防房颤卒中的重要药物,而在该研究中,华法林应用率仅4%。
来源:Guo Y, Tian Y, Wang H, et al.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lifetim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hina: newinsights into the global burde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Chest, 2015, 147: 109-119.
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总发病率为0.05/100人年,>75岁老年人群中的房颤发病率为0.14/100人年,是>50岁人群(0.07/100人年)的2倍。
研究还发现,房颤相关卒中10年升高了13倍,房颤相关卒中由2001年的0.01%增加至1.3%,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患病率升高(见下图),>80岁人群和71~80岁人群中房颤患病率分别是51~60岁人群的6倍(0.77% vs 0.13%)和5倍(0.60% vs 0.13%),而且在高龄人群中,男性的房颤患病率更高。
该研究使用了一个我国西南地区的1千万人的医保数据库,最终纳入471 446名居民,1 237例房颤患者,其中新发921例房颤。
解放军总医院王玉堂等近期一项研究发现,从2001年~ 2012年,我国年龄≥20岁居民房颤患病率大幅上涨,由2001年的0.01%升至0.2%,10年间升高了20倍。
研究估算了中国人的终生房颤风险,预计每5个人就有1人发生房颤。
有血管性脑损伤的中老年,易发生认知功能降低!Stroke研究
近期,Stroke杂志发表一项研究提示:有心血管风险因素、隐匿性血管性脑损伤的中老年人多会出现认知功能降低。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心血管病危险评分(INTERHEART评分)的增加,认知功能评分而显著下降,以及有隐匿性血管性脑损伤,如腔隙性脑梗死、无症状脑梗死者也存在认知功能评分的降低。约六成心梗没有胸痛症状!?美国近两万人分析
有些病人没有典型的胸痛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时偶然发现有心肌梗死征象(病理性Q波),这种现象被称为无痛性心梗,在所有心梗中最高占到一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吴素华等利用美国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和心血管健康研究(CHS)两个队列进行分析后发现,大约60%的心梗为无痛性心梗,无痛性心梗患者出现心原性猝死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近3倍。王拥军团队在JAMA杂志发表精准预测我国氯吡格雷治疗获益人群
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的团队曾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CHANCE研究发现,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小卒中患者,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21天,之后单用氯吡格雷90天的治疗策略可显著降低卒中复发风险,且并不伴有严重出血并发症风险的显著增加。练肌肉要从娃娃抓起!美研究发现,握力弱的青少年未来健康状况较差
近期,美国贝勒大学PaulM.Gordon等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握力或可用来预测青少年的心脏代谢风险,握力较弱者未来健康状况较差。研究者表示,以往我们认为,对于儿童,父母只要平衡饮食和鼓励他们多运动就行了,但该研究显示,肌力锻炼同样重要。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孩子平常运动较多,并不意味着握力也大。校正孩子的身体锻炼量后,该研究显示,握力与健康风险仍存有明显的独立关联。判断先心病术后预后,可计算血管活性药评分!重庆医大儿童医院研究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种类较多,作用机制也各有不同,血管活性药评分(VIS)将患儿使用的所有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整合,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患儿对于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程度,进而评估患儿的心功能情况。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学者发表研究发现,如果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术后24h内最大血管活性药评分≥29分,术后早期死亡风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