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糖尿病患者停用二甲双胍,改用磺脲类有危险)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然而,与继续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相比,持续进行二甲双胍治疗时加入磺脲类药物并没有显著增加大血管事件。
那到底是磺脲类药物有害还是二甲双胍有保护作用?作者分析指出,磺脲类药物与体重增加和低血糖有关,这可能增加了心律失常和心脏缺血风险。此外,不停用二甲双胍,则心肌梗死风险不增加或许提示二甲双胍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或许与直接替换为磺脲类药物的患者需要更大剂量的药物有关。
研究显示,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与坚持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相比,改用磺脲类药物,增加了心肌梗死、全因死亡率和严重低血糖的风险。
这项研究纳入77 138例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患者,起始时服用二甲双胍,共有25699例患者在研究期间增加或者转换为磺脲类药物。平均随访1.1年。
近日,BMJ发布的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表明,停用二甲双胍,替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结局的风险。
来源:Sulfonylureas as second line drugs in type 2 diabetes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hypoglycaemic events: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BMJ, 2018, 362: k2693.
研究者强调,心肌梗死和死亡率的增加是由二甲双胍转换为磺脲类药物导致的,不是在不停二甲双胍的前提下加用磺酰脲类药物。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加服磺脲类药物时继续二甲双胍比直接替换更安全。
使用磺脲类药物,无论是添加还是替换,与持续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相比,显著增加心肌梗死风险26%,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8%,严重的低血糖风险增加近7倍。
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癌症(31%)、心血管疾病(31%)和呼吸系统疾病(10%)。
替换为磺脲类药物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23%,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51%。
阜外学者称,有这9种表现的主动脉壁内血肿应手术治疗
主动脉壁内血肿是一种急性发病、进展迅速,可能致命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约占其中的10%~25%。近些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这种疾病的诊断率逐渐提高。阜外医院于存涛、姜文翔等就此在本刊阐述了该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诊疗进展。1.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表现与主动脉夹层相似,但少见转移性或扩展性胸痛。做支架前该不该停抗凝药?JACC子刊瑞典研究
对于服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需要介入治疗是否要停用抗凝药,国际指南对此推荐不一。近日,JACC子刊发表的一项大规模注册研究提示,对于这类患者,维持抗凝药治疗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并且还缩短住院时间。研究数据显示,停用或不停用抗凝药,调整后120天的出血风险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和缺血性事件)没有显著差异。强化降压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内科学年鉴杂志Meta分析
强化降压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但也有临床医生观察到,有些患者在强化降压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低血压、晕厥、摔倒等情况,因此担心强化降压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9月10日,《内科学年鉴》杂志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强化降压治疗不仅不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反而会降低体位性低血压风险。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王宏宇等揭示”口重“升高血压机制,与肾外血压调节轴有关
有动物实验发现,动物体内有无水钠盐,而这部分储存在组织间液的无水钠盐,其造成的渗透压可聚集巨噬细胞,从而促使其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而“巨噬细胞-VEGF-C-血管新生”这一通路,又在通过调控钠盐来调控血压。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王宏宇、鞠文浩等研究发现,高盐饮食后,不仅高血压患者血中VEGF-C水平升高,而且健康人也升高;而血VEGF-C水平和血压呈正相关。复旦学者在Circulation发文提示,“缺叶酸导致先心病”说法有误,叶酸利用率才是关键!
叶酸缺乏是包括出生缺陷、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在内的危险因素,补充叶酸可预防先心病等出生缺陷。但多年来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是,血叶酸水平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出生缺陷。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赵健元研究团队在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提示,决定新生儿先心病风险的是叶酸利用效率,而非血液中游离叶酸浓度。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2:26: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