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马依彤(心梗介入术后院内死亡风险有新评分工具)
白细胞计数≥9.28×109/L,且血小板计数<170.5×109/L计2 分;白细胞计数≥ 9.28×109/L,且血小板计数≥ 170.5×109/L 计1 分,或者白细胞计数< 9.28×109/L,且血小板计数< 170.5×109/L计1 分;白细胞计数< 9.28×109/L,且血小板计数≥ 170.5×109/L 患者计0 分。
本研究中,低危者283例,中危者319例,高危者58 例。低危、中危和高危患的院内死亡率分别为4.9%、15.4%和43.1%。
本研究纳入STEMI 住院急诊行PCI术的患者共660例,其中生存者572 例,死亡88 例。
COL-P=0分为低危, COL-P =1 分为中危, COL-P =2 分为高危。
研究者指出,在STEMI入院早期,采用融合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的COL-P 评分对STEMI 患者进行危险分层,COL-P 评分越高,STEMI 急诊PCI 术后院内死亡比例越高。
研究者认为,相较于目前指南提出的GRACE 评分和TIMI 评分,其简便易操作,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急性PCI 患者评估时效性更强,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进一步分析显示,COL-P评分为STEMI 患者急诊PCI术后在院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研究者分别采用ROC 曲线判断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对STEMI 急诊PCI 术死亡危险预测的临床分界点分别为9.28×109/L 和170.5×109/L。
来源:陈铀,王春明,李东泽, 等. 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联合评分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在院死亡危险评估的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4, 29: 767.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马依彤等提出评估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死亡风险的评分工具—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联合评分(COL-P 评分)。
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STEMI 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性的强度,且血小板又为联系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的桥梁。
心梗伴慢性肾病,溶栓效果差!高润霖院士等CPACS-3研究新分析
近日,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和北京大学武阳丰教授代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CPACS-3)研究组最新分析发现,伴慢性肾病的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的溶栓效果差,且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高。研究者建议,在溶栓前应评估肾功能,当不能进行介入时,慢性肾病患者应优先选择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剂。燕达医院报告房颤一站式杂交数据,持续性房颤一年随访成功率68%
河北燕达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刘兴鹏等报告了单中心连续22例持续性房颤一站式杂交消融手术(经导管心内膜消融联合经胸腔镜途径心外膜消融的术式)的安全性和随访结果:该术式总体上较为安全,1年随访的结果较为满意,且对持续性房颤的维持机制有启示。Drugs Aging杂志研究称,老年人中西药合用有风险
近期,一项发表在DrugsAging上的研究考察了老年人同时使用处方药和中草药的情况。研究者摸底了22项≥65岁患者用药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中西药同时服用的比例不等,从5.3%~88.3%。其中,最常与中草药联合使用的处方药物为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降脂药、抗凝药、止痛药、抗组胺药、抗糖尿病药、抗抑郁药和他汀。自身免疫疾病,增心血管病风险!Lancet杂志250万人研究
近日,柳叶刀发表的一项250万人的数据分析发现,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加56%,尤其较年轻的患者风险升高更明显。该研究纳入446,449例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其中9.3%患者患有≥2种自身免疫疾病)和2,102,830例匹配的无自身免疫性病者作为对照。评估了19种最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与心血管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2:46:250000协和医院不明热诊治经验:90%确诊,未确诊者死亡率较高
北京协和医院曾学军等报告协和医院对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经验:在以不明原因发热入院的758例患者中,最终出院诊断仍为不明原因发热的人仅有70人。但对这些患者的长达6~10年的长期随访中,发热相关总病死率较高达18.6%。所谓的不明原因发热,是指反复发热大于38.3℃,病程超过3周,住院诊治超过1周仍不能明确诊断。杨进刚阜外2023-07-28 17:46: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