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马依彤(心梗介入术后院内死亡风险有新评分工具)
进一步分析显示,COL-P评分为STEMI 患者急诊PCI术后在院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来源:陈铀,王春明,李东泽, 等. 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联合评分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在院死亡危险评估的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4, 29: 767.
研究者分别采用ROC 曲线判断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对STEMI 急诊PCI 术死亡危险预测的临床分界点分别为9.28×109/L 和170.5×109/L。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马依彤等提出评估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死亡风险的评分工具—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联合评分(COL-P 评分)。
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STEMI 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性的强度,且血小板又为联系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的桥梁。
白细胞计数≥9.28×109/L,且血小板计数<170.5×109/L计2 分;白细胞计数≥ 9.28×109/L,且血小板计数≥ 170.5×109/L 计1 分,或者白细胞计数< 9.28×109/L,且血小板计数< 170.5×109/L计1 分;白细胞计数< 9.28×109/L,且血小板计数≥ 170.5×109/L 患者计0 分。
本研究纳入STEMI 住院急诊行PCI术的患者共660例,其中生存者572 例,死亡88 例。
研究者指出,在STEMI入院早期,采用融合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的COL-P 评分对STEMI 患者进行危险分层,COL-P 评分越高,STEMI 急诊PCI 术后院内死亡比例越高。
COL-P=0分为低危, COL-P =1 分为中危, COL-P =2 分为高危。
本研究中,低危者283例,中危者319例,高危者58 例。低危、中危和高危患的院内死亡率分别为4.9%、15.4%和43.1%。
研究者认为,相较于目前指南提出的GRACE 评分和TIMI 评分,其简便易操作,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急性PCI 患者评估时效性更强,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或与冠心病无关!广西学者孟德尔随机分析
既往很多观察性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4月10日,广西学者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孟德尔随机研究提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冠心病或急性心梗之间并没有因果关联。研究者认为,观察性研究得出的结果可能还有残余混淆因素,或者两者互为因果。北大人民医院学者报告称,超声可评价桥血管的血流
近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舟等在本刊发表研究称,该研究团队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搭桥术围手术期桥血管流畅性时发现,术后1周时左乳内动脉(LIMA)桥的血流比术前和术中均明显增加,并且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时间点的桥血管流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若合并房颤,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年死亡风险增66%!芬兰研究
房颤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见合并症。近日,芬兰学者研究发现,入院和/或出院时有房颤/房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长期预后较差,与窦律患者相比,这类患者的10年死亡率增加66%。研究连续纳入11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12导联心电图节律,入院和出院时窦律患者788例,入院和出院时房颤/房扑或阵发性房颤有245例。预防痴呆,控制舒张压更重要?
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示,评估痴呆、脑卒中、摔倒等风险,舒张压或更重要。这项研究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对1205位≥50岁男女进行脑部扫描发现,舒张压高于90mmHg的人脑白质病变要比舒张压低于80mmHg的人更多见。脑白质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而脑室周围白质病变往往与认知问题密切相关。此外,白质病变还会增加脑卒中及记忆障碍等的发生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0:23:51
0000用生酮饮食和间歇禁食防病有争议!美国学者称
对于减肥以及养生,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热门词出现,比如一些养生达人提倡的生酮饮食以及间断性禁食,这些饮食模式到底靠不靠谱呢?近日,美国国立犹太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回顾了现有的关于生酮饮食和间歇性禁食的科学研究,得出结论说,这些饮食似乎确实能帮助人们在短期内减肥,但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它们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生酮饮食一个脂肪高比例、碳水化合物低比例,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合适的配方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