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15分钟(就活动3分钟,改善血糖有小妙招)
每6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
久坐是很多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一项研究表明,对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每坐15分钟缓慢步行3分钟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结果显示,与坐7小时,每1小时走3分钟的情况相比,每15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的空腹血糖和黎明现象持续时间降低。
与每3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相比,每15分钟走3分钟时黎明现象程度较低。
而且每15分钟走3分钟时夜间血糖波动也小。不过3种情况平均血糖水平无变化。
黎明现象,指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但在黎明前后一段时间出现高血糖。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每15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
来源:Diabet Med, 2019, 36(3): 376-382.
每3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
这项研究共纳入12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0岁,平均体重指数30.2 kg/m2。参与者于试验两个阶段,在静坐的7小时时完成了以下3种情况中的两种:
0000
相关推荐
女性高血压危害更大!欧洲高血压性别差异声明
近日,欧洲高血压理事会、欧洲预防心脏病学协会等组织联合发布了动脉高血压性别差异的科学声明。要点如下:1.尽管评估有关评估性别特异性对高血压的影响数据有限,但近期数据表明,女性较之男性在更低血压水平即升高心血管并发症风险。2.健康女性较同年龄男性血压水平更低,但从30岁开始血压会急剧上升。3.自主神经和内分泌血压调节因性别而异,或影响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7:02:06
0000美发布心原性休克专家共识,心原性休克可分五期;明确分期有助于确定治疗效果
5月19日,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发布了心原性休克分类临床专家共识声明。该共识将心原性休克分为A、B、C、D、E五期,依次为风险期、开始期、典型期、恶化期、终末期。心原性休克从C期起,开始出现低灌注。在D期,初始干预至少30分钟后仍没有达到血液动力学稳定和充足灌注。E期患者血液动力学高度不稳定,通常出现心脏衰竭。心原性休克分期金字塔A期(风险期)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28:24
0000吃超加工食品越多,危害越大!PURE研究新分析
当今社会超加工食品盛行,甜饮料、饼干、蛋糕、火腿、炸鸡、速溶汤等“方便食品”价格实惠,美味可口满足了大众的需求。殊不知,以往很多研究中已经证实,这些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业加工的超加工食品可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痴呆等慢病风险。近日,PURE研究的最新分析进一步发现,吃的超加工食品越多,死亡风险越高。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1:40:53
0000进食不规律,会升高血压和血糖!美国研究
既往研究发现,睡眠不规律或社交时差(例如,因社交活动导致周末比平时晚睡晚起)由于影响违背人体自然的睡眠规律和生物钟,会严重影响健康状况。9月6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一项在美国女士中开展的研究表明,饮食时差,即每天第一餐和最后一餐进食的时间、每天进食的时间跨度、夜晚进食的程度,每日之间以及平时和周末之间有明显波动时,也会显著升高血压,导致肥胖和血糖控制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