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不规律(会升高血压和血糖,美国研究)
平均每晚5点以后摄入热量的比例每增加10%,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98 mmHg和2.37 mmHg。平时和周末每晚5点以后摄入热量的比例每相差10%,收缩压升高1.83 mmHg。
坚持固定的进食日程,包括规律地在固定的时间点和时间段内进食,可能是降低心脏代谢风险的一种新的行为干预方法。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平时与周末晚8点以后摄入热量的比例差别越大,体重指数也越高:每相差10%,体重指数增加0.25 kg/m2。
9月6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一项在美国女士中开展的研究表明,饮食时差,即每天第一餐和最后一餐进食的时间、每天进食的时间跨度、夜晚进食的程度,每日之间以及平时和周末之间有明显波动时,也会显著升高血压,导致肥胖和血糖控制不佳。
在该研究中,周末和平时在每天开始进食的时间、夜间空腹的时长、晚上8点以后摄入热量的比例方面的差异越大,体重指数越高,腰围也越大。这说明,饮食时差越大,越容易肥胖。
进一步分析显示,平均每晚8点以后摄入热量的比例每增加10%,体重指数会增加0.52 kg/m2,腰围增粗1.73 cm。
既往研究发现,睡眠不规律或社交时差(例如,因社交活动导致周末比平时晚睡晚起)由于影响违背人体自然的睡眠规律和生物钟,会严重影响健康状况。
来源:Variability in Daily Eating Patterns and Eating Jetlag Are Associated With Worsened Cardiometabolic Risk Profiles in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o Red for Women Strategically Focused Research Network.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6 Sep 2021
该研究纳入115名平均年龄为33岁的年轻女士,在基线和1年时采用自动自我管理24小时饮食评估工具完成为期一周的饮食记录。
该研究还显示,每天第一餐、最后一餐进食的时间差增加30分钟,晚上5点以后摄入热量的比例每增加1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增加0.09%、0.06%、0.23%。
研究者指出,进食的时间和规律性可能是女士心脏代谢疾病预防的重要目标。
另外,平均夜间空腹时长每延长30分钟,舒张压升高0.95 mmHg;平时与周末夜间空腹时长差每延长30分钟,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0.58 mmHg和0.45 mmHg。
心衰是我国ICD/CRT植入者死亡的首因!POSCD-China研究
欧美指南建议对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进行心原性猝死一级预防,这是植入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和除颤器(CRT-D)的I类适应证。我国目前参照欧美指南推荐,建议通过植入ICD/CRT对高危患者进行心原性猝死的一级预防。近期发布的POSCD-China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接受这些器械植入的患者中主要为非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芬兰27年随访研究称,控制儿童龋齿,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小朋友长几个虫牙,很常见。但近期一项随访27年的芬兰研究显示,儿童龋齿,简直就是给成年后心血管健康埋了颗“雷”。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将儿童期口腔感染和炎症标记为龋齿、充填治疗、出血以及牙周袋(牙周炎最常见表现)等。结果显示,儿童龋齿和牙周病,与长大后颈动脉中膜厚度显著相关。而颈动脉中膜增厚意味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心梗、脑梗风险的增加。欧洲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诊治联合共识十大要点:多数室上性早博仅需改变生活方式和管好血压
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降压药物还有增加因电解质异常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如噻嗪类利尿剂。鉴于高血压和心律失常二者密切关系,欧洲心律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委员会组成工作组,公布了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诊治联合共识。其要点如下:作者合影1、对于有频发室上性早博和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可考虑持续心电图监测及时发现房颤。杨进刚阜外2023-08-06 14:49:310000庄建等发表广东9年62万活产儿数据:广东先心病发病率百分之一,据此估计我国每年18万先心病新生儿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庄建等发表了广东省先心病注册9年数据,结果表明,2004-2012年间,可能由于检测和诊断技术的改善,先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广东省先心病1年发病率已达11.1/1000活产新生儿。研究者发现,从2004年开始,先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在2010-2012年渐趋稳定(图1)。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1:26:190000婴幼儿应用含碘对比剂后应监测甲功!FDA建议
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通报建议,建议新生儿和3岁以下儿童在注射含碘对比剂后3周内进行甲状腺功能监测。据悉,既往研究显示,大多数报告病例表现为暂时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无需治疗,也有患儿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在1%~15%。其中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以及合并心脏问题等基础疾病的3岁以内儿童,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风险可能更高一些。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0:15: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