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学者总结我国30年冠心病死亡率升高趋势(空气污染难咎其责,但老龄化是主因)

图4 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出生队列特异性冠心病死亡率(根据年龄分组)


他们发现,从1987至2013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冠心病死亡率分别增长了约2.5倍和5倍,城市的冠心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农村,但农村升高迅速,城乡差距缩小,至2013年基本持平(图1)。

不同时期城市或农村地区冠心病死亡率增速有差别,城市地区以1988-1998年更明显,农村地区则主要表现在2003年以后。
图中,2002年有一个冠心病死亡率明显下降,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当年死因报告时ICD-9转变为ICD-10编码,在校正ICD-9数据之后,这个V字形消失了。
来源:Jie Chang, Boyang Li,Jingjing Li, et al. The Effects of Age, Period, and Cohort on Mortality from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7, 14: 50.
研究发现,从1903年到1993年出生的人群中,在各个连续的出生队列(每5年分一个队列)中,冠心病死亡率稳步升高的仍然是50-54岁组和80-84岁组人群(图4)。但不论城市或农村地区,世代效应对冠心病死亡率的影响随时间推移减弱。这一现象也在韩国、西班牙和匈牙利等国家也曾报告过,提示由于营养改善、居住条件和保健措施等影响,国人的健康是获益的。也可能与某些相对年轻的人群某些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有关,比如吸烟率降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农村地区50-54岁组和80-84岁组人群的冠心病死亡率持续升高外,其他组(每5岁分一组)人群的冠心病死亡率都有所波动,并无规律。45岁以下各组人群的冠心病死亡率最不稳定,农村地区尤其明显(图3)。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学者对1987-2013年我国20-84岁人群冠心病死亡进行了分析,提示过去30年我国冠心病死亡率平均每年升高5.05%,人口老龄化是主要原因,而空气污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认为,虽然年轻人中不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减少等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流行,但由于世代效应减弱,其长远的影响尚未显现。而室外空气污染等环境危险因素则成为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不过,作者也表示,世代效应对年轻一代未来冠心病死亡率的累积影响还有待于观察。
作者认为,尽管人口老龄化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通过为老年人群提供更好的社会保护和医疗护理、对公众宣教以减少生活方式危险因素、严控空气污染及其他环境危险因素等来降低我国的心血管病负担和死亡率。
图3 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时期特异性的冠心病死亡率(根据年龄分组)
研究显示,随着人群年龄增大,冠心病死亡率呈对数级线性升高,与20-24岁人群相比,城市80-84岁人群的冠心病死亡率增加277倍,农村增加161倍(图2)。年龄对冠心病死亡率的影响在城市人群中更明显。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作者认为,这可能与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有关。近期覆盖我国74个大城市的一项研究显示,2013年我国35%的心血管死亡与PM2.5有关,当年47%的死亡与PM2.5有关。
城市人群随年龄增加冠心病死亡率更明显,或与空气污染有关
研究还分析了“世代效应”对冠心病死亡率的影响。世代效应是指不同世代群体由于所处社会文化、保健措施的不同,对冠心病死亡率的影响。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与既往研究均提示,冠心病死亡率呈高度年龄依赖性,我国冠心病死亡率迅速升高与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1982年,我国≥65岁的人口不到总人口的5%,至2010年已达总人口的10%左右。
图1 1987–2013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冠心病死亡率趋势
图2 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年龄特异性的冠心病死亡率(根据时期分组)
美研究称,肥胖孕妇睡眠呼吸暂停很常见,且与血糖升高有关
美国研究人员报告,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在肥胖妇女的晚期妊娠中很常见,而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抵抗,即使在控制饮食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项研究纳入18名妊娠女性(平均年龄29岁),平均体重指数为34.3kg/m2,单胎妊娠,24-28周时进行正常的葡萄糖耐量测试。糖尿病的诊断被排除在外。潘湘斌:单纯超声引导MitralFix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福音!
9月7日,在中国心脏大会(CHC2020)的结构性心脏病论坛中,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病房主任,云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潘湘斌教授使用我国原创的MitraFix®二尖瓣瓣膜置换系统,成功演示一例单纯超声引导下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杨进刚阜外2023-09-09 11:10:17
0000有心脏病,更应坚持运动!ESC 2021研究
2021年ESC科学年会上发布的一项纳入3万多例心脏病患者的Meta分析表明,无论以前是否有运动习惯,患心脏病后更应积极运动。有了脂肪肝,癌症风险高!开滦近5.5万男士研究
近日,开滦研究在近5.5万男士中进行的研究显示,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简称脂肪肝)的男士除了肝癌风险不低,得肝外癌症的风险也高,比如甲状腺癌、肺癌等。研究发现,整体而言,脂肪肝会增加男士22%的总的癌症风险,增加179%的甲状腺癌风险,23%的肺癌风险。而且研究还发现,在有脂肪肝的男士中,随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升高,甲状腺癌的风险还会“水涨船高”。美国发布报告:门诊误诊率5%,误诊相关死亡10%
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最近发布的一项报告称,10%的患者死亡事件,17%的院内不良事件都与误诊有关,而在美国绝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误诊。关注误诊,要从1999年IOM发布的里程碑式研究“是人都会犯错:构建一个更安全的卫生体系”说起。那项研究称,美国每年有98000人因医疗差错死亡。到如今,已经过去16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