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湘斌(单纯超声引导MitralFix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福音)
经心尖穿刺后,预装MitraFix®瓣膜的输送系统在超声引导下通过二尖瓣进入左房。潘湘斌教授通过MitraFix®系统回声增强的高度标记定位输送系统的深度,以其独特的D形标记定位方向,精确找到瓣膜释放位置。逐步释放瓣膜心室心房两侧部分,完成二尖瓣瓣膜置换。
同时,超声引导可以减少放射线的使用,避免对医生、患者的损伤,减少对大型放射线设备的依赖,使得更多患者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该例患者为69岁女性,超声显示其有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和二尖瓣环扩大(LVEDD 70 mm;LVEF 39%) 。CT显示二尖瓣交界间距收缩期20 mm,舒张期22 mm,前后径收缩期31 mm,左右径35 mm。
其输送系统独一无二的全超声引导设计,使得产品操作更加简便,只需要超声影像引导就可以完成植入定位,在超声下可以实时监测瓣膜状态。降低了术者的学习难度,从而缩短了学习曲线。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超声显示人工瓣膜位置稳定,功能良好,二尖瓣反流即刻消失。手术耗时仅30分钟。
9月7日,在中国心脏大会(CHC2020)的结构性心脏病论坛中,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病房主任,云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潘湘斌教授使用我国原创的MitraFix®二尖瓣瓣膜置换系统,成功演示一例单纯超声引导下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


潘湘斌教授指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二尖瓣反流患者逐年增加,以往二尖瓣反流治疗最有效的手段是心外科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手术,但很多重症患者因为心功能差、高龄、合并症多等高危因素而无法耐受手术,因此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技术的到来为更多患者带来治疗的希望。
潘湘斌教授选择29型号MitraFix®瓣膜为患者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置换。
MitraFix®是全球首个“全超声引导”的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产品,是中国原创器械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领域的重大突破。
中山医院魏来教授、西杨剑教授、华中阜外医院范太兵教授等点评嘉宾对该款器械给予了高度评价。
十大致癌行为或食物:过咸、红肉和喝酒上榜
今年5月,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持续更新项目(CUP)总结了饮食、体重和运动与癌症预防的最新证据,十大致癌行为或食物如下:1、超重或肥胖:增加11种癌症风险超重或肥胖可导致11种癌症风险增加,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胆囊癌、肾癌、肝癌、食管癌(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胃癌、子宫内膜癌。女性成年后体重增加,绝经后乳腺癌风险增加。2、盐腌制食品:胃癌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6:07:00
0000燕达医院报告房颤一站式杂交数据,持续性房颤一年随访成功率68%
河北燕达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刘兴鹏等报告了单中心连续22例持续性房颤一站式杂交消融手术(经导管心内膜消融联合经胸腔镜途径心外膜消融的术式)的安全性和随访结果:该术式总体上较为安全,1年随访的结果较为满意,且对持续性房颤的维持机制有启示。中年女士生理性潮热,预示心脏病风险高
女士们一到中年,尤其是在绝经期,多会有潮热,而近期一项来自瑞士的研究显示,年轻一点的女士常发生潮热可能还预示较高的心脏病风险。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而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在防治冠心病中尤为重要。而该研究显示,40~53岁较年轻女士出现潮热以及生理性潮热发生次数,多与内皮功能障碍相关。JACC研究:心梗后不吃他汀、ACEI/ARB和β阻滞剂者,死亡风险增加65%
目前指南建议,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或他汀类药物,目的是为了预防心梗再次发作或死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患者并不能坚持服用上述全部药物,经常漏服或少吃某一种或两种药物。杨进刚阜外2023-08-11 13:07:38
000055岁前发生心血管病,患癌风险增倍!美国研究
5月31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来自美国的全国性大规模研究发现,55岁前(早发)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成年人,患癌症的风险明显增加,大约是无早发心血管病人群的2倍。该研究数据来自于美国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通过电话调查18~55岁的成年人是否有心血管病病史。结果显示,2016~2019年,该系统中28522人(3.3%)有早发心血管病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