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六成中老年人有多种疾病(柳叶刀子刊研究)
此外,受教育程度高者比受教育程度低者更容易报告身体多发病。
柳叶刀子刊发表我国≥50岁中老年人调查发现,多发病发生率高达61.9%,在贫穷地区更为常见。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该研究揭示我国中老年人群多发病的高发负担,对个人和卫生系统来说代价高昂。
研究还发现,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身体多发病率增加。在所有年龄组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均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更容易患多种疾病。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总体而言,有慢性病者更可能因病致贫,即灾难性卫生支出。
来源:Zhao Y, Atun R, Oldenburg B, et al. Physical multimorbidity, health service use, and 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 by socioeconomic groups in China: an analysis of population-based panel data. Lancet Glob Health. 2020;8(6):e840-e849.
研究分析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中的1.2万人,
研究还揭示,每增加一种慢性病,门诊就诊次数增加29%,住院天数增加38%。
研究者称,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确保为多发病人群提供适当的医疗服务和金融风险保护,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较低群体,他们面临的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更大。
女性身体多发病率高于男性。
而且患多发病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54岁的人群中,51.7%存在多发病,7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68.5%存在多发病。
该研究中的多发疾病包括11种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肺病、消化系统疾病、肝病、肾病和关节炎。
研究者指出,我国卫生系统需要从单一疾病模式转向新的筹资和卫生服务模式,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多发病人群。
Circulation刊登复旦大学研究:揭示糖尿病人心血管风险升高原因
近期,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复旦大学丁忠仁、胡亮等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P2Y12受体呈高表达、异常激活的现象。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P2Y12受体水平是一般健康人的4倍。而且,血小板P2Y12的表达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绝经女士胆固醇吃得多,有风险!美近十万人研究
一项纳入近十万名美国绝经后女士的研究结果表明,胆固醇或鸡蛋吃得多的人,发生心血管病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和关键饮食营养素(如饱和脂肪)的多因素分析显示,从饮食中摄入的胆固醇越多,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越高。中位随访18~19年期间,与胆固醇摄入最少的人相比,胆固醇摄入最多(最高五分位)的女士发生心血管病和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12%和9%。新型抗凝药物优于华法林!亚洲房颤预防脑卒中科学声明
近日,JACC亚洲子刊发布了一份房颤预防脑卒中的科学声明。其中有如下要点:1.亚洲房颤患病率呈上升趋势,C2HEST等多种评分方案可用于预测亚洲人群房颤发生风险。2.对于亚洲房颤患者,推荐使用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来分别评估脑卒中和出血风险。3.推荐基于ABC的路径综合管理以改善亚洲房颤患者转归: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4:01:29
0000预防冠心病:我们是否选错了主食?
近期一项研究表明,为预防冠心病,大多数人多吃加工食品、白面包和土豆,以为这样可以少吃肉,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但这样不能降低冠心病风险。大量摄入饱和脂肪酸会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生风险。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动物,如肉类(包括鸡皮)、动物油(猪油和黄油)、乳制品(包括低脂牛奶)。许多加工食品、烘焙食品和油炸食品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