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刊登复旦大学研究(揭示糖尿病人心血管风险升高原因)
而且,血小板P2Y12的表达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
研究者发现,对健康人具有相似的抗血小板效果的两种P2Y12受体拮抗剂AR-C78511和坎格雷洛对于糖尿病患者呈现不同的抗栓效果,AR-C78511的抗血小板作用更强。
来源:Hu L, Chang L, Zhang Y,
该研究不但揭示了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原因,同时也为糖尿病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et al. Platelets Express Activated P2Y12 Receptor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irculation. 2017 Jun 21. [Epub ahead of print]
近期,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复旦大学丁忠仁、胡亮等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P2Y12受体呈高表达、异常激活的现象。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P2Y12受体水平是一般健康人的4倍。
研究者还发现,高血糖通过ROS-NFκB途径增加血小板P2Y12受体表达。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图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
0000
相关推荐
心脏超声也能发现冠脉狭窄!大连学者研究
冠脉造影是有创的,而之前有研究显示,发现近50%曾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冠脉都是正常的,到底哪些胸痛患者必须做冠脉造影?大连医学院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胡倩等进行的研究或能给予很好的判断。该研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表明,中度以上的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的收缩早期时间明显延长,延迟时间为60.0ms可作为诊断值。研究者认为,心肌的收缩早期时间明显延长这一参数可准确识别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09-04 14:10:32
0000用可穿戴设备筛查房颤,更经济有效!美国研究
目前,临床上常通过12导联心电图和摸脉等传统方法筛查房颤。对于≥65岁的人群,欧洲指南建议采用这两种方法来筛查房颤,但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认为,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推荐用心电图筛查房颤。美国麻省总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传统房颤筛查方法及不筛查相比,用可穿戴设备来筛查房颤更经济、有效。中国疾控中心272个城市研究:PM2.5~10的短期暴露增加死亡风险
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颇为不宜,其中PM2.5已臭名昭著,大一点的颗粒PM2.5~10如何?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对全国272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PM2.5~10的短期暴露增加非意外死亡率和心肺疾病死亡率,尤其是南方城市。而且这种关联,似乎与是否暴露于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无关。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14:24
0000中国疾病负担报告:1990~2016年冠心病死亡人数增长加40.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在本刊发表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点击下载全文2016年,我国居民前十大死因排序为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阿尔茨海默病、肝癌、胃癌、道路交通伤害、高血压性心脏病和食道癌。图2005年和2016年中国死因死亡顺位及其变化率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45:3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