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饮食伤心脏(还伤心理,BMJ文章)
总之,制定公共卫生倡议,有效地控制生理和心理共病的既定风险因素,是改善人口健康的优先事项。
高升糖指数的饮食是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而糖尿病通常是抑郁症的一种共病。在这两种情况下,均存在胰岛素抵抗、脑容量和神经认知表现的异常,揭示这两种疾病具有重叠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研究发现,持续坚持地中海饮食模式可以减少人体内的炎症标志物。另一方面,富含饱和脂肪的高热量食物似乎能刺激免疫激活。
还需要进一步的干预研究以确定饮食诱导的免疫调节的改善是否能减轻受炎症进而改善抑郁症状。
近年来,营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事实上,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观察到,坚持健康饮食模式,多吃水果、蔬菜、坚果和豆类食品,适度摄入家禽、鸡蛋和乳制品,少吃红肉,与抑郁风险降低相关。
然而,饮食炎症在精神健康中的因果关系还没有被证实。尽管如此,抗炎药(如细胞因子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这些药物可以显著减轻抑郁症状。
来源:Joseph Firth, et al. Food and mood: how do diet and nutrition affect mental wellbeing?. BMJ 2020, 369: m2382.
健康的饮食模式,如地中海式饮食,比“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如西方饮食)有利于更好的心理健康。
文章也强调,不能过于关注细节而忽视更大的问题。虽然发现单一营养素的抗炎特性或揭示肠道和大脑之间相互作用的微妙之处可能会为食物如何影响情绪提供新的线索,但重要的是不要忽视饮食带来的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的其他问题。例如,不良饮食导致肥胖和糖尿病,这已经被证明与较差的精神健康有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肠道微生物群通过神经、炎症和激素信号通路以双向方式与大脑相互作用。研究已经证实了大脑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改变会影响心理健康以及神经活性微生物代谢物的改变在抑郁症状中的作用。
食用精制碳水化合物会增加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除了身体健康风险外,高血糖指数和含有大量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糖类的饮食导致的高血糖负荷也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此外,对高血糖指数食物的炎症反应增加了高血糖指数饮食通过心理健康和免疫激活之间更广泛的联系与抑郁症状相关的可能性。
某些食物或饮食模式对血糖、免疫激活和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可能在食物和情绪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作用。
研究显示,食物升糖指数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吃高糖负荷的饮食会增加健康人群的抑郁风险,并影响自主性反调节激素(如皮质醇、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导致焦虑、易怒和饥饿。
观察研究也发现,反复低血糖(低血糖)与情绪障碍有关。
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饮食炎症”方面的得分明显较高。
大脑、肠道微生物群和情绪
同时,文章也指出,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往往独立于营养和饮食而存在且持续存在。因此,对食物和心理健康之间潜在联系绝不能用来支持对个人饮食选择和心理健康的污名化。
大量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糖类影响心理健康
肠道微生物群在调节人类大脑情绪的过程中的作用已有研究证实。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特定微生物或其代谢物与人类复杂情绪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饮食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变化是否会影响抑郁症状或临床抑郁障碍,以及这种改变可能发生的时间,仍有待证实。
事实上,高热量和高饱和脂肪饮食的炎症效应被认为是西方饮食可能对大脑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一种机制,包括认知能力下降、海马体功能障碍和血脑屏障损伤。
除了遗传因素和接触抗生素外,饮食也是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功能的一个潜在的可改变的决定因素。
由于包括情绪障碍在内的各种心理健康状况都与炎症加剧有关,这一机制也提供了一种途径,通过这种途径,不健康饮食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对于食物影响我们精神健康的方式,最近的一个解释是饮食模式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近期,BMJ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健康饮食不仅有利于心脏健康,而且有助于心理健康。
饮食、免疫激活和抑郁
特定的营养成分(例如多酚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健康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也可能具有抗炎作用,或许是某些食物可以缓解或预防与炎症状态加剧相关的抑郁症状。
新研究称:用CHA2DS2-VASc作为抗凝标准存在不确定性
《内科医学年鉴》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按照当前的指南建议,房颤患者依据CHA2DS2-VASc阈值启动抗凝治疗的临床净获益差异很大,质疑当前指南启动抗凝治疗的最佳CHA2DS2-VASc阈值。目前,指南推荐在CHA2DS2-VASc评分≥2的患者中使用抗凝药物。研究者指出,“在已发表的研究中,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差别很大。”阜外王增武等研究提示,农村高血压患者用这两种药划算
对于广大的农村高血压患者群来说,服用降压药物力求经济有效。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等人的研究发现,尼群地平氢氯噻嗪可能是农村高血压患者的良好降压组合,比尼群地平美托洛尔这种组合更有经济效益。侧开胸、不停跳实施肝静脉-奇静脉连接术!阜外医院闫军团队巧治复杂先心病
杨进刚阜外2023-09-04 10:12:24
0000柳叶刀研究称,全球300万老年人术后发生隐匿性卒中
加拿大研究人员在《柳叶刀》上发表研究称,老年人接受非心脏手术后,隐匿性脑卒中很常见,一年后他们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增加了一倍。研究者发现,在65岁及以上接受手术的患者中,隐匿性卒中实际上比症状性脑卒中更常见。该研究中,65岁以上接受选择性非心脏手术的14人中有1人发生了隐匿性脑卒中。研究者估计,全球每年有多达300万65岁及以上的人发生了术后隐匿性脑卒中。全球手劲儿大小比拼:中国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握一下握力计,了解一下患者握力,就能判断死亡和心血管病风险,是不是很神奇?多国联合开展的PURE研究就曾发现,握力甚至比收缩期血压更能预测死亡。而且他们发现,握力每减五公斤,因任何病因而死亡的风险就增加16%,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则分别上升7%和9%。不过这里有个问题,不同区域个体的握力水平相同吗,有无参考范围?PURE研究组最近发表的研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杨进刚阜外2023-08-01 08:16:2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