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心肺运动试验有妙用!阜外研究
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心脏病,目前临床工作中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主要指标包括 NYHA 心功能分级和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但这两个指标并不准确或不客观。
阜外医院乔树宾、孙兴国等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心肺运动试验可客观、准确地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肺运动功能。
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有氧代谢指标如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及氧脉搏均显著减低,而通气指标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斜率显著升高。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峰值收缩压、峰值舒张压以及静息心率、峰值心率均较健康对照者显著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平时日常运动不受限 的 NYHA 心 功 能 I 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其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及氧脉搏以及峰值心率也显著减低。
研究者指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肥厚型心肌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阶段,就已经开始出现每搏输出量下降及心脏变时性异常,而随着病情发展,后期逐渐出现峰值血压下降及 VE/VCO2斜率升高。
研究者发现,峰值摄氧量与NYHA 心功能分级(R=-0.310)及 NT-proBNP(R=-0.297)有明显的关联。
进一步分析显示,年龄(B=-0.129)、女性(B=-3.152)、左心室高电压(B=1.820)、最大左心室室壁厚度(B=-0.144)及合并肺动脉高压(B=-3.581)是峰值摄氧量的独立相关因素。
年龄越大,最大左心室室壁越厚,峰值摄氧量越低;女性和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峰值摄氧量也较低,而存在左心室高电压的患者峰值摄氧量较高。
研究者指出,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心肺运动试验多用于评估心脏移植的指征及肺动脉高压 、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及预后,目前尚未广泛用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诊治。
该研究连续入选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8 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功能检测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患者 129 例,另选择与其性别、年龄、体重匹配的健康者 113 例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症状限制性极量心肺运动试验。
来源:胡小莹,乔树宾,孙兴国,等.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估和相关因素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 372-378.
伸展运动,比走路降压更有效!加拿大研究
运动有助于降血压,轻快地步走和做做伸展运动哪个更有效?近日,加拿大一项头对头研究发现,伸展运动在降压方面要比步走更胜一筹。一直以来,步走是常用的运动处方。研究者表示,伸展运动不仅是伸展肌肉,在做伸展运动的时候,滋养肌肉的血管也在伸展,如果降低了动脉管壁的僵硬度,有助于血压的降低。超10万人研究称,跑步不会磨损关节,反而大幅降低关节炎风险,久坐不动关节炎风险倍增
很多人认为,跑步,尤其是长期、长距离的跑步,会让关节长期处于“磨损”状态,不利于人的关节。但近期一项汇总了16项研究共11.5万人的Meta分析称,业余跑步不仅不会引发关节炎,反而有益于关节健康。该研究发现,与久坐不动的人相比,业余跑步者发生髋关节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风险低34%。杨进刚阜外2023-08-09 08:31:45
0000心衰患者出院心率≥80次/分,死亡风险高!开滦研究新分析
一项基于开滦研究的新分析提示,心衰患者如果出院时的静息心率较快,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与出院时静息心率<65次/分的患者比较,出院时静息心率为≥80次/分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0%(HR=1.30)。而出院时静息心率不到80次/分的患者死亡风险并未显著增加。杨进刚阜外2023-10-03 08:42:02
0001收缩性心衰预后差!广东省医等研究
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多家中心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收缩性心衰,HFrEF)患者的5年死亡率,几近射血分数保留心衰(舒张性心衰,HFpEF)患者的两倍。研究者认为,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心衰表型的分类,可被用于风险评估分层,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临床干预和管理。杨进刚阜外2023-09-25 14:21:59
0000有一种痛是“我觉得痛,但检查正常”!时隔40年疼痛定义变更
有一首歌叫“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那到底什么是痛?伤心是不是疼痛?时隔40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给出了新定义:与实际或可能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的不愉快的感官和情感体验。而1979年的老定义没有“类似的”这3个字,加上了这3个字用了40年的时间。较之前的组织损伤导致的疼痛,新定义提出了“我感觉很疼、但检查没事儿”也是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