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前主席痛批(易损斑块,理念,JACC研究,脂质斑块与远期事件无关)
该研究中,共有1189例患者在PCI术前接受了1283个病灶的红外光谱显像检查。
近期,JACC发表的一项前瞻注册研究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是脂质斑块与远期事件不相关。二是介入治疗富含脂质斑块病变是安全的,不影响介入治疗短期或2年预后。
但只有8.3%的事件与罪犯血管(即接受治疗的血管)有关,10.7%的事件与其他血管有关。
研究者对接受红外光谱显像检查的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任何4 mm长的病变血管内,罪犯病变相关2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最大脂质核心负荷指数没有显著相关性。
Nissen教授指出,发表的这项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存在重大缺陷。介入医生对斑块的影像学结果很清楚,而且可以随意更决定介入治疗。
研究纳入1999例患者,平均年龄64岁,77.9%为男性,39.4%为糖尿病患者。
而且,在这一理论的驱动下,易损斑块检测技术层出不穷:热成像、血管内超声(IVUS)虚拟组织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称、血管镜、血管内磁共振、近红外光谱(NIRS),血管内弹性成像、多探测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但这些方法均未通过精心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得到验证,也没有常规临床应用。
治疗单一易损斑块的概念过于简单。治疗应基于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缺血事件的发生是由炎症、高水平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反应性等系统性因素驱动,而不是斑块的形态。已证明可减少冠脉事件的方法,都是全身性疗法,例如降脂、抗血小板药物和抗炎等。
在同期述评中,ACC前主席Steven Nissen教授指出,在许多情况下,一些医生希望识别易损斑块,并植入支架,以避免不良后果。而甚至有医生测量了斑块温度,然后将支架置入无明显狭窄的部位,以“预防”未来的冠脉事件。
Nissen认为,经过成千上万的易损斑块研究,针对单一易损斑块的努力可以休矣。
富含脂质的斑块属于高危斑块。对于脂质斑块罪犯病变的介入治疗,一些病理学研究提示会出现远端栓塞和损伤部位愈合而恶化预后。
众多研究发现,似乎非常清楚的是,易损斑块的整个概念从根本上来说是有缺陷的,反映了对冠状动脉事件的病理生理学的过于简单的认识。
9例患者出现红外光谱显像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1例需要紧急搭桥手术。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而且,在接受介入治疗的1621例患者中,2年随访时,有高达18%的患者发生了不良心血管事件。
研究发现,罪犯血管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更年轻,有更多的糖尿病和冠状动脉再血管化史,特别是旁路手术史。病变也更复杂、更长、最终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更小和更少使用药物洗脱支架。使用二代药物支架者发生事件者较少。
来源:[1] Myong Hwa Yamamoto, et al. 2-Year Outcomes After Stenting of Lipid-Rich and Nonrich Coronary Plaques. J Am Coll Cardiol. 2020, 75 (12) 1371-1382.
他认为,我们现在主要问题是将注意力仅仅集中在单个斑块上。尽管多数冠脉事件确实发生在某个部位,但动脉粥样硬化是系统性疾病,而非局灶性病变。有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冠脉部位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斑块。
[2] Steven E. Nissen. Vulnerable Plaque and Einstein’s Definition of Insanity. J Am Coll Cardiol. 2020, 75 (12): 1383-1385.
亚洲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亚洲心衰患者年龄低于美国,多为射血分数保留心衰,多合并危险因素,ICD应用不足
据纳入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1个亚洲国家的近7000多名心衰患者的亚洲心力衰竭注册登记(ASIAN-HF)研究数据,亚洲心衰患者一般较年轻,多存在危险因素。亚洲的心衰患者多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本注册登记研究中,亚洲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68岁,低于美国心衰患者(70~72岁)。心脏最喜欢乐观!15项研究23万人分析发现:乐观降低35%心血管病风险
乐观应该是心脏最喜欢的性格。近日,一项纳入15项研究涉及近23万名人的研究再次证实乐观的人心脏更健康,乐观可以预防心脏病发作、中风和过早死亡。研究者发现,与悲观主义者相比,乐观主义者患心脏病风险要低35%,死亡风险降低14%。研究者说,这种身心联系在所有年龄段都存在,乐观主义可能是一种人生资产。研究还发现,一个人的想法越乐观,他患心脏病或死亡的风险就越小。中国冠心病正在滚雪球般增加!全球疾病负担报告
1990~2019年间全球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负担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估计有914万人因冠心病死亡,全球估计有1.97亿人患冠心病。全球范围内,在过去30年,冠心病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下降了4.6%,绝对死亡人数下降了31%,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下降了28.6%。但高收入国家的冠心病死亡率显著下降,而中低收入国家的冠心病死亡率居高不下。美国糖尿病协会不同意ACC/AHA高血压指南:降压靶标为130/80有过度治疗之嫌
医学这门学科很年轻,因此有很多临床问题,不同学术组织思考的角度或对循证医学证据理解不同时,有时候就会“掐起架”来。比如,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而言,是听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还是听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HA/ACC)推荐的?常听音乐,可提高生活质量!JAMA子刊研究
近日JAMA子刊发表了一项有趣的研究,研究发现:不论是听音乐,还是唱歌,总之加点音乐,就有助于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而且,音乐这种积极影响效应近乎规律运动对健康影响的一半左右。研究者表示,反复接触音乐或引发自主神经系统激活模式,而增加个体有效应对压力的能力,进而改善整体健康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