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17

亚洲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亚洲心衰患者年龄低于美国,多为射血分数保留心衰,多合并危险因素,ICD应用不足)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8-11 09:31:510

研究者指出,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等危险因素在亚洲的流行导致了射血分数保留心衰在亚洲更多见,鉴于其病理机制主要是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因此,我们应把防治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的重点放在控制危险因素上。

据纳入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1个亚洲国家的近7000多名心衰患者的亚洲心力衰竭注册登记(ASIAN-HF)研究数据,亚洲心衰患者一般较年轻,多存在危险因素。亚洲的心衰患者多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本注册登记研究中,亚洲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68岁,低于美国心衰患者(70~72岁)。

在随访6个月中,13.9% 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和8.6% 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死亡或因心衰住院。东南亚地区的死亡率及心衰住院率最高,分别为19.4% 和15.2%。

此外,本数据还显示,2/3的亚洲心衰患者合并危险因素,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心衰患者合并危险因素的比例最高。

来源:Lam C. Late-breaking results on HFpEF and HFrEFfrom the ASIAN-HF study. 21st Asian Pacific Society of CardiologyCongress. July 13, 2017; Singapore.

而且,接受 ICD 治疗的患者年龄较大(63岁vs 58岁),且他们所受的教育水平以及经济收入较高。

虽然,植入ICD可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但ICD的应用在亚洲国家严重不足,在有适应证的3240患者中,仅 389 例(12%) 患者植入ICD。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具备植入ICD指证的患者应用ICD不足2%。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