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活动(欧洲心脏杂志百万人研究称,老年人每周最好活动3,4次)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使人健康和长寿,这已经有了非常多的证据积累。 11月8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覆盖110余万老年人的韩国研究提示,老年人更要积极参与快走、跳舞、整理花园、骑车、跑步、爬楼梯等中高强度运动,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病。 该研究显示,与一直不积极运动的老年人相比,研究期间那些由很少运动至每周参与1~2次、3~4次、≥5中高强度运动的老年人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分别降低了5%、11%、9%。 然而,与一直积极参与中高强度运动的老年人相比,那些本来每周至少参与1~2次中高强度活动、后来变得不爱运动的老年人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最高增加了27%。

研究者发现,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积极参与中高强度活动对总的心血管病、冠心病、中风风险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另外,残疾以及有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如果加强中高强度活动,均有明确的心血管获益。 如果从很少运动至每周参与3~4次中高强度运动,残疾老年人的心血管病风险可降低16%,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心血管病风险也会降低4%~7%。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透露的最重要的信息在于,老年人应该加强或维持高水平的运动,以预防心血管病。这一结果有着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因为至2025年全球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能将达到20亿。 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会觉得越来越难以坚持规律运动,但为了促进心血管健康,他们需要更积极地运动,残疾和有慢性病的老人也应如此。 该项韩国全国性的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韩国医疗保险服务系统,共纳入110多万名年龄≥60岁、既往无心血管病史的老年人。这些老人于2009~2010年以及2011~2012年连续两次接受体检。该研究一直随访至2016年年底。 这些老人的平均年龄为67岁,其中2/3在两次体检时均报告很少运动。在第二次体检时,之前很少运动的老年人中22%加强了运动,而之前每周至少运动5次的人却变得不爱运动了。 来源:Kyuwoong Kim, et al. Changes in exercise frequency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older adults. Eur Heart J, Published: 08 November 201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吃他汀后肌肉不适,坚持运动可增加肌力!JACC 52例患者研究
他汀应用广泛,但有些患者不坚持吃他汀,或减少他汀用量,最常见的原因是有肌肉症状,例如疼痛、肌无力。近期,荷兰一项研究发现,对于服用他汀的患者,无论有无肌肉症状,中等强度的运动均可提高肌力,且不会加重肌肉症状。对于有肌肉症状的患者,运动还可提高生活质量。研究分析了16名有肌肉症状和16名无肌肉症状的长期他汀使用(至少已用3个月)者,同时以不应用他汀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慢性肾病史超6.5年,该做冠脉造影?上海瑞金医院研究
慢性肾病(CKD)与冠状动脉疾病(CAD)进展的风险增加相关。近日,上海瑞金医院学者等发表研究称,对于肾功能不全持续6.5年以上的慢性肾病患者,应考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该研究发现,慢性肾病的长期病史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有关。慢性肾病定义为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见证、讲述(三)——听刘力生教授讲过去的故事
中国首个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室1978年,阜外医院创建了第一个专门从事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研究的专业研究室,即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室。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调研防治基地,开始招收研究生,吴英恺从而带着阜外医院走上更加广阔的道路。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面对中国心血管病庞大的患病人群,任何医疗高科技都是杯水车薪,即使投入再多的医疗经费,也还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心梗左回旋支闭塞,心电图这样表现!北大人民医院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7:50:02
0000瑞士研究人员研制出可再生心脏瓣膜并成功植入羊体内
近期,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人员发文称,他们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研制出一种可再生的心脏瓣膜,并且将这种瓣膜成功植入到实验羊的心脏中。主要研究者、苏黎世大学SimonP.Hoerstrup教授表示,“多亏有了计算机模拟,我们能够优化可再生心脏瓣膜的设计和组分,从而做出定制化的心脏瓣膜来治疗疾病。”根据预期设计,计算机模拟技术可预测心脏瓣膜在动态再生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杨进刚阜外2023-08-16 12:51:0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