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头灭了仍会持续(放毒,全球每年超过5万亿烟头堆积)
来源:
很多烟民非常自觉,不当家人面吸烟,出去吸烟,而且吸完烟,烟头还要自觉地带回家再扔掉。
[2] Adhami N, Chen Y,Martins-Green M. et al. Biomarkers of disease can be detected in mice as early as 4 weeks after initiation of exposure to third-hand smoke levels equivalent to those found in homes of smokers. Clin Sci (Lond), 2017, 131(19): 2409-2426.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者进行的研究曾显示:暴露在三手烟环境1个月,就会极大损害肝脏和脑组织,且随时间推移不断加重。
[1] Cigarettes Produce Invisible Chemical Emissions Even After They've Been Extinguished. Sciencealert.4 FEB 2020.
此外,还有研究者发现,房间温度越高,烟头“放毒”越快。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而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多于5万亿个烟头就栖息在某处,而且还有的烟头没掐灭。
研究者指出,一个烟头,25°C的气温下,在最初的24小时内释放的尼古丁相当于已知燃烧的香烟所产生的尼古丁的14%,而且还要接着放毒。
殊不知,一项研究发现,烟头灭了,仍会在空气释放有害的化学物质。
而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大多数化学物质在烟头熄灭后24小时内释放出来,而且还成缓释形式,尼古丁和一种塑化剂三乙酸甘油酯的浓度在5天后才下降50%左右。
0000
相关推荐
贵州学者称,掌握小窍门,可提升射频消融成功率
对于左侧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在经房间隔途径行左侧旁道射频消融过程中,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二尖瓣峡部阻滞,而被误认为是其他类型心律失常。近期,贵州省人民医院杨龙团队在本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探讨了经房间隔途径行左侧旁道射频消融过程中不经意二尖瓣峡部阻滞发生的解剖机制及电生理特征,对于提高临床医生对二尖瓣峡部阻滞的电生理认识,防止消融时间过长及消融失败提供借鉴。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1:51:45
0000南方医院学者称:血运重建前评估存活心肌有意义,但不应成为常规
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6:43:32
0000台湾研究:脓毒症患者出院后前4周需警惕中风或心肌梗死风险
根据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CMAJ)上发表的一项大型台湾研究,脓毒症患者出院后头4周发生中风或心肌梗死风险增加。研究人员调查了台湾100多万人的数据,其中42316例患者患有败血症,与医院里的对照组患者和一般人群相匹配。所有败血症患者至少有一个器官功能障碍,35%在重症监护病房,22%在入院30天内死亡。多动少坐不适用于蓝领,丹麦研究称
多动少坐是我们的口头禅,临床指南建议进行体力活动来缓解颈肩痛和腰痛。但丹麦学者开展的这项研究主要包括工业工人以及从事大量体力活动的工作的所谓的“蓝领”,如护士、清洁工和服务行业需要经常站立的人。该结果表明,对于这些工作中进行大量体力活动的蓝领,增加坐的时间可以降低颈痛和腰痛风险,而增加工作和/或休闲期间的体力活动则会增加颈肩痛和腰痛风险。瑞金医院宁光:我国三甲医院七成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LDL-C控制率不足四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宁光等开展的纳入全国20家三甲医院近50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患病率高达67.1%,而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为68.7%和55.9%。研究者发现,在糖尿病病程短、血糖控制差、不合并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较低,进而治疗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