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肺静脉闭塞病有三招(阜外医院研究)
本研究还发现,即便是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难以区分肺静脉闭塞病、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和(或)可遗传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比值(DLCO%)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指标,且DLCO% 鉴别出两者对于诊断肺静脉闭塞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都非常高。
10.3969/j.issn.1000-3614.2019.09.011.
肺静脉闭塞病罕见,国内外少有报道,目前国内报道的肺静脉闭塞病多为临床诊断,缺乏基因检测。
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测值百分比≤38.5%,可预测肺静脉闭塞病的敏感度为96.45%,特异度为100%。
研究者建议,对于临床怀疑肺动脉高压,首选经右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为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如果患者临床上有低氧血症,肺功能提示重度肺弥散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行肺部高分辨CT检查以排除严重肺部疾患并寻找肺静脉闭塞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若临床高度怀疑肺静脉闭塞病者,立即行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基因检测以明确有无EIF2AK4 突变,明确肺静脉闭塞病诊断。
2014 年法国肺动脉高压联合工作组对13个PVOD 家系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者均有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激酶4(EIF2AK4)双等位基因突变,自此EIF2AK4 双等位基因被认为可作为肺静脉闭塞病的确诊检测。
阜外医院熊长明、周洲等研究称,肺静脉闭塞病患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肺静脉闭塞病患者临床症状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相似,易误诊。
本研究发现,肺静脉闭塞病患者胸部高分辨CT 以小叶中心型磨玻璃样改变最为常见。此类肺部影像学特征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和(或)可遗传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却少见,提示肺部高分辨CT是临床鉴别肺静脉闭塞病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和(或)可遗传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检查。
研究纳入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217例。结合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217例患者中,确诊特发性肺动脉高压175例,可遗传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19 例,可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1例,余12例存在EIF2AK4致病突变被确诊为肺静脉闭塞病。
研究者称,肺功能检查、肺部高分辨CT 结合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肺静脉闭塞病的早期确诊率。
本研究中通过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基因检测,结合临床相关检查,进一步印证并及时更正了部分患者的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类型的诊断。
来源:曾绮娴,杨航,刘冰洋,等.肺静脉闭塞病的临床特征分析.中国循环杂志,2019,34:899-903.DOI:
阜外医院张健等在J Card Fail杂志公布中国心衰注册最新数据:院内死亡率4.1%,出院心衰患者的药物用量不足
近日,阜外医院张健和张宇辉等在JCardFail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的最新数据。该数据显示,我国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岁,59%为男性,36%为射血分数保留心衰。平均收缩压为128mmHg,心率为82次/分。研究发现,射血分数在40%以下的40岁以下患者的院内死亡率较高(图1),作者认为这一人群需要特别对待。图1不同年龄组患者射血分数与死亡率的关系杨进刚阜外2023-08-12 08:06:44
0000IABP-SHOCKⅡ研究随访6年数据:心梗心源性休克应用IABP无获益
自从50多年前引入临床实践以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已被经验性地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源性休克中的作用仍然有争议。依据注册数据和先前公布的IABP-SHOCKII研究结果,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欧美指南中的应用推荐被降级。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有新指标!Circulation子刊刊发阜外医院姚焰团队研究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临床最常见的晕厥类型,以短暂性意识丧失伴血压、心率下降为特点,可见于各个年龄段患者。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一直是临床难点,既往通常以直立倾斜试验作为辅助诊断,但是由于其敏感度、特异度均欠佳,且临床应用不普及,目前指南不再推荐直立倾斜试验作为辅助诊断,而主要以病史特点作为诊断依据,从而造成相当一部分患者诊断困难。杨进刚阜外2023-09-11 14:56:45
0004不同心血管病,最适血压范围不同!JACC研究
对于降压目标,一刀切总归有些粗糙。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来自ALLHAT试验数据的最新分析提示,降低不同类型心血管病风险的最适血压范围不同。比如,血压在140~155/70~80mmHg者全因死亡风险最低,而110~120/85~90mmHg者心梗风险最低、125~135/70~75mmHg者心衰风险最低。而收缩压和脑卒中风险呈线性相关。杨进刚阜外2023-09-20 11:57:31
0000美国提出要建设心脏代谢中心!一站式服务管理糖尿病!
近期,美国有两家医疗中心提出了“一站式服务”来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并计划将这一概念推广到心脏代谢中心联盟,希望到2022年底至少有20家中心参与。美国堪萨斯城Michael和MarlysHaverty心脏代谢高级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MikhailN.Kosiborod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肾脏、心血管等多个器官受累,但得到的治疗却支离破碎。患者需要全面,多学科的管理。杨进刚阜外2023-09-13 13:07:0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