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不劣于新型抗凝药!PRAGUE-17研究4年随访结果
11月5日,JACC发表的PRAGUE-17研究4年随访结果表明,在高危房颤患者中,左心耳封堵在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事件方面不劣于新型口服抗凝药,同时可显著降低非手术相关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这个4年随访结果与PRAGUE-17研究前期公布的20个月初步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左心耳封堵术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PRAGUE-17研究是全球首个对比左心耳封堵和新型口服抗凝药(95%为阿哌沙班)的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非劣效性研究,从捷克10个心脏中心纳入402例高危房颤患者,即有心原性血栓栓塞病史、或有临床意义的出血史、或CHA2DS2-VASc评分≥3分且HAS-BLED评分≥2分,随机分入左心耳封堵组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组。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3岁,65.7%为男士,平均CHA2DS2-VASc评分为4.7分,HAS-BLED评分为3.1分。
中位随访3.5年的结果显示,左心耳封堵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心原性血栓栓塞事件(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全身栓塞)、心原性死亡、有临床意义的出血、手术/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劣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组(HR=0.81, P=0.27,非劣效性P值=0.006),心原性死亡、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临床意义的出血、非手术相关有临床意义的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也相似。
研究者指出,长期来看,左心耳封堵术的非手术相关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提示左心耳封堵术可考虑作为高危房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的非药物替代策略。
述评专家指出,PRAGUE-17研究并未报告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的严重程度,因此,需要进一步确认左心耳封堵术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有效性是否真正相似。
来源:
[1]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versus Non-Warfarin Oral Anticoagula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4-Year Outcomes of PRAGUE-17. J Am Coll Cardiol. Nov 05, 2021.
[2]Does 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Stand the Test of Time?. J Am Coll Cardiol. Nov 05, 202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若累及冠脉,更易发生冠脉瘤!北京协和医院张舒扬等研究
多发性大动脉炎大多见于育龄女性,但这种病也不放过儿童甚至婴儿,此外在这类患者中,累及冠脉也不少见,那么累及冠脉的成人和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有何不同?北京协和医院张舒扬、郭潇潇等研究发现,儿童患者较之成人患者炎症水平更高,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瘤扩张,其中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扩张可能是儿童患者冠状动脉瘤扩张的指标。杨进刚阜外2023-09-05 09:42:04
0000锦州医大学者巧用心电图P波判断中心静脉置管位置
近期,锦州医科大学郝春燕、张瑜等发表研究称,利用心电监护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末端位置的判断,临床效果良好。研究者表示,心电监护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时可以根据心电图特征性P波对导管末端位置进行判断,而无需拍摄X线胸片。戒烟超20年,仍有额外心衰风险!JACC美国研究
既往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衰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近期,JACC发表的一项基于美国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的新分析进一步证实,吸烟是心衰的一个重要的可调节危险因素,既可导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又可导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这种病如果不治疗,发生心血管病或死亡风险是常人20倍! JAMA子刊文章呼吁采取全球行动:应从儿童期开始治疗!
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7:36:56
0000国际呼吸学会报告:空气污染是可改善的危险因素!
国际呼吸学会环境委员会在《美国胸科学会年鉴》上发表报告称,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会迅速带来显著的健康获益,而且控制空气污染的措施具有成本效益。空气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可以避免的危险因素。这份报告详细介绍了一些关于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的证据,汇集了空气质量变化如何影响所有年龄段人群以及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报告指出,空气污染是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它影响到世界上每一个人身体的几乎每一个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