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是传染病,科学,文章称,或将改写公共卫生教科书)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发现,在肠道内与我们共同生存的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有可能是造成这些疾病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说,如果我们的假说能被证明,那将完全改写公共卫生的教科书。 研究发现,首先,对于炎症性肠病和心血管病等疾病,患者具有特征性的肠道菌群失调。 其次,从患病人群或小鼠中分离出肠道细菌,如果通过粪菌移植的方式,转移到动物模型体内后,原本健康的动物也出现相应的症状。 还有,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夫妇,比分开居住的双胞胎具有更多相似的微生物组。 有一项持续30年追踪了超1.2万人的研究发现,如果你有一个朋友肥胖,自己变胖的风险增加57%。 也有研究发现,夫妇二人中,如果有一人发生2型糖尿病,伴侣也有患2型糖尿病的趋势。 “将这些事实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出许多传统上非传染性的疾病也有可能传染。”研究者指出。 在我们的肠道内,至少有数千种不同种类的细菌,帮我们消化食物,生产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并影响免疫系统。 肠道内的微生物长得怎么样、组成结构如何,往往受我们吃什么、住哪里以及我们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 还有,吸烟、饮酒甚至喜悦的情绪都具有传染的特质,肠道菌群也可能是主因! 不过,作者也表示,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微生物的传播及其影响,也希望大家对此问题引起重视,进一步研究。 其实,我国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就曾指出,指出,慢病是“社会传染病”,与社会因素导致的危险行为关系密切。 该研究则找到了相似的行为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病之间,相互关联的一个中介因素。 来源:B. B Finlay, et al. Are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communicable?. Science. 2020, 367( 6475): 250-251.
近期,《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称,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可能通过微生物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染。
流感疫苗,可保护心血管病高危或患病人群!Meta分析
接种流感疫苗对于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国内外指南强烈建议心血管病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并将接种流感疫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措施之一。近日,一项纳入18项研究(5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3项观察性研究)的217072例患者的大型Meta分析进一步证实,心血管高危人群或心血管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4:11:050000我国卒中复发风险远高于心梗!国家卒中注册登记研究
根据中国脑卒中报告,脑卒中仍为我国人群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首因。之前,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卒中学会(ASA)曾发表联合科学声明,明确指出缺血性脑卒中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来自中国国家卒中注册登记研究的数据显示,我国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仍较高,而心梗的发生率较低。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7:31:040000PURE研究:每天蔬菜水果要保证1斤,蔬菜建议生吃
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URE)研究为各国改进营养政策提供了一项证据,吃较多的水果者,心血管、非心血管和总死亡的风险比较低,豆类食物也降低死亡。而对于蔬菜而言,生着吃最好,可降低总死亡率,做熟了的菜对死亡降低的贡献有限。研究还发现,每天吃3~4份水果、蔬菜和豆类(8两到1斤左右)者,就已经足矣。杨进刚阜外2023-08-11 08:55:450001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何时该植入ICD?
炎症性、风湿性和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室速和室颤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在临床诊治上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共通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海澄、孙玉杰结合2015版ESC室性心律失常指南和我国诊治现状,在本刊就此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急性爆发性心肌炎在急性心肌炎病程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里,室速占76%。治疗原则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起搏器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和血流动力学支持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