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深圳医院消融术中心包填塞防治经验(发生率0,68,无死亡)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心包填塞是射频导管消融最致命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若不及时处理后果很严重。
此外,发现心包填塞后应及时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穿刺后持续引流量大于1000 ml 以上需要急诊外科手术,术后引流仍大于500ml需要外科进一步处理。
针对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操作轻柔,RVOT游离壁消融尽量降低功率、缩短消融时间。可考虑倒 U 消融,尤其是游离壁侧。
研究者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策略:
其中93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无心包填塞;707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10例(1.41%)发生心包填塞,其中9例在使用非压力导管时出现;570 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 5 例(0.88%)发生心包填塞。
术中及时心包穿刺引流,9例患者顺利拔除心包引流管,置管时间(29±9)h;6例需要外科开胸手术。
这项研究中,共有2211例患者接受了导管消融术,15例(0.68%)发生了心包填塞。不过所有患者经抢救后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发生。
针对房性心律失常消融,使用压力监测导管,且在消融时要特别注意压力、温度、阻抗等变化。
阜外深圳医院李宜富、黄俊和阜外医院姚焰、丁立刚等就阜外深圳医院2016~2018年发生的15例心包填塞进行了分析发现,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填塞发生率较低,其发生率与房性心律失常消融、操作损伤及有无压力监测相关。
此外与特定解剖部位,比如右心室流出道(RVOT)游离壁、左心房前顶部等局部薄弱或导管难以稳定贴靠导致过度消融相关。心包填塞大多经心包穿刺引流后预后良好。
根据消融过程及开胸结果,12例可确定心脏穿孔位置,分别在RVOT游离壁3例、左心房顶部4例、右心室心尖部2例及其他位置3例。
来源:黄俊,丁立刚,李宜富,等. 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填塞的发生率、原因及处理策略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62-66.
41万余国人分析:肚子大的人,易得冠心病
大腹便便常常被拿来形容中年人的油腻,但当前很多小学生小肚子上也围起了“游泳圈”。而北京大学公卫学院吕筠、田园等通过对41万余成人进行分析发现,腰变粗(中心性肥胖)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腰越粗,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越高。具体,与腰不粗的胖人(即非中心肥胖)相比,腰粗的胖人腰围每增加9.5cm,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分别增高29%、30%、32%。美国牛皮癣管理指南建议,所有牛皮癣患者都应评估心血管风险
近期,美国皮肤病学会和美国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基金会同时发布了成人银屑病管理和治疗指南,建议所有银屑病患者接受心血管风险评估,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异常等。指南指出,当银屑病累积的皮肤面积超过全身体表面积10%或患者需要全身治疗或光疗时,风险评估模型要采用1.5倍危险因素。用冠脉狭窄来预测事件不太靠谱!JACC丹麦研究
一项丹麦学者对2万余人进行的研究显示,与冠脉狭窄相比,冠脉钙化预测心血管事件更可靠。而且不论是否存在冠脉狭窄,只要动脉粥样硬化负担越重,心血管事件风险就越高。研究者指出,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负担较高的人,无论是否存在冠病狭窄,均应积极预防心血管事件。研究显示,有65%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在冠脉CT并未显示有冠脉狭窄的患者中。杨进刚阜外2023-09-11 17:26:41
0000心功能异常者,要特别注意防护空气污染!阜外医院王增武等研究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团队在环境领域期刊发表研究,发现室外空气污染越严重,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特别是重度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发生严重的心血管病风险就越大。王增武指出,空气污染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一个公认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加深了对室外空气污染影响人体心血管健康的认识。日本研究称,夜尿预示有高血压;上厕所次数越多,风险越高
根据在日本循环学会第83届年度科学会议(JCS2019)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夜尿多是高血压的标志。研究者指出,如果你在夜晚排尿多,也就是夜尿症,血压可能会升高和/或体内有过多的液体,如果持续存在夜尿症,就该检测血压和盐摄入量了。日本先前的研究报告,高盐摄入与夜尿症有关。与西方国家相比,日本人吃更多的盐,平均盐摄入量约为10克/天,更容易“盐敏感”,两个因素意味着日本患高血压的风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