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称(夜尿预示有高血压,上厕所次数越多,风险越高)
研究者指出,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夜尿症和高血压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或许也不适用于日本以外的人群。这种关系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活方式、盐摄入量、种族和遗传背景。但是要记住,夜尿症不仅是由泌尿器官问题引起的,而且是由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
[1]JCS 2019.
在回答问卷的1882名参与者中,1295人(69%)有夜尿症。
中国人何尝不是如此!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高达14克,远超WHO的推荐限量(盐摄入量5克/天,钠摄入量2克/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指出,如果你在夜晚排尿多,也就是夜尿症,血压可能会升高和/或体内有过多的液体,如果持续存在夜尿症,就该检测血压和盐摄入量了。
[2] Hipgrave DB, ChangSY, Li XW, et al. Salt and Sodium Intake in China. JAMA. 2016, 315(7): 703-705.doi:10.1001/jama.2015.15816.
日本先前的研究报告,高盐摄入与夜尿症有关。与西方国家相比,日本人吃更多的盐,平均盐摄入量约为10克/天,更容易“盐敏感”,两个因素意味着日本患高血压的风险更大。
在控制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研究者发现,晚上起来排尿(每晚一次或多次)会增加40%高血压的风险。上厕所的次数越多,患高血压的风险就越大。
研究探讨了日本普通人群夜尿症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研究共招募了3749名居民,他们在2017年进行了年度健康检查。测量血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夜尿症信息。血压140/90 mmHg或更高或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被视为高血压。
来源:
根据在日本循环学会第83届年度科学会议(JCS 2019)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夜尿多是高血压的标志。
0000
相关推荐
睡觉打呼噜,要警惕糖尿病!50万国人10年追踪
在我国,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近期一项研究称,经常打鼾(俗称打呼噜)的人,容易发生糖尿病,打呼噜且胖的人最危险。研究者称,国人保持健康体重和腰围,可以预防打鼾,进而预防糖尿病。本研究在控制了潜在混杂因素后发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与从不打鼾或偶尔打鼾者相比,经常打鼾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2%和14%。“一胖就喘”的秘密:胖人气道壁脂肪沉积
52个人的肺,其中15人无哮喘,21人有哮喘但非亡于哮喘,16人死于哮喘相关疾病。就这样通过分析,西澳大学学者发现了“一胖就喘”的秘密:变胖的时候,脂肪组织会沉积在气道壁,改变气道结构,阻塞气道,引发炎症,进而招致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据介绍,这也是脂肪会沉积在肺部的首份证据。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4:45:59
0000三分之一都会被误诊的心脏病:以中壮年男性为主,多表现为呼吸困难
有一种病,既是心脏疾病,又是原发恶性肿瘤,而且临床误诊率较高,这就是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那么如何更好准确诊断出这种疾病,或者说这种病到底都有哪些特点?北京朝阳医院吕秀章、孔令云等就此对中国内陆35年共186例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他们发现,这种疾病可累及各个年龄层,其中主要目标为中壮年男性,男女患病比率近2:1。BMJ:两项研究质疑心脏复苏指南
近期,在BMJ上发表的两项研究质疑现有的心脏复苏指南。一项研究是针对电击除颤时机的。2005年之前,相关指南推荐“堆叠式”除颤,即对于猝死患者,两次电击除颤无延迟,而2005年后指南修订指出,二次除颤尝试要延迟,期间留出时间来进行胸部按压。老年人心率快,痴呆发生风险!瑞典研究
一项瑞典对2000余位老年人进行的研究显示,不论有无心血管病,较快的静息心率均与更高的痴呆风险和更快的认知能力下降有关。研究显示,与静息心率在60~69次/min的人相比,静息心率≥80次/min增加55%的痴呆发生风险。在排除患有心血管病和发生心血管病的老人后,静息心率快依然会增加痴呆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