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50

中国六成房颤患者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胡大一等报告中国房颤注册研究,仅32,使用抗凝药物)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7:31:220

注:绿色:不用任何抗栓药物;红色:抗血小板药物;蓝色: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图2 CHADS2评分0分、1分、≥2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不同抗栓药物的应用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中日医院孙艺红教授、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等发表的中国房颤注册登记研究(CRAF)2012年针对全国111家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和风湿性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应用过度,抗凝药物却应用不足。 总体上,31.7%的房颤患者应用抗凝药物,仅0.9%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61.2%的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2%的患者同时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 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CHADS2评分≥2分者占54.4%,CHA2DS2-VASc评分≥2分者占76.6%;18%的患者HAS-BLED评分≥3分。 在有抗凝适应证(CHADS2评分或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中,分别仅有24.8%(图1)和25.6%(图2)单独应用抗凝药物或抗凝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而在无抗凝适应证(CHA2DS2-VASc评分为0)的患者中,却有31.2%应用抗凝药物。 而且,随着CHADS2评分或CHA2DS2-VASc评分增加,抗凝药物的应用率反而降低。

注:绿色:不用任何抗栓药物;红色:抗血小板药物;蓝色: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图2 CHA2DS2-VASc评分0分、1分、≥2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不同抗栓药物的应用率 在瓣膜性房颤患者中,CHADS2评分≥2分者和CHA2DS2-VASc评分≥2分者分别占40.2%和72.8%,HAS-BLED评分≥3分者占10.2%。 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抗凝药物的应用率高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57.3% vs 25.6%)。 在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中,最近6个月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处于治疗窗内的比例仅29.2%。 就地域来看,东北地区房颤患者中抗凝药物的应用率最低,华中地区抗凝药物应用率最高。 该研究还表明,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年龄较大、收缩压较高、居住在华中以外地区、在二级医院治疗、新发或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抗凝药物应用不足的可能性较高。 在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年龄较大、收缩压或舒张压较高、新发或阵发性房颤、在二级医院接受治疗、有冠心病病史、未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抗凝药物应用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 该研究发现,与不应用抗栓药物或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相比,抗凝药物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研究为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于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从全国111家医院(八成为三级医院,两成为二级医院)连续纳入4161例房颤患者,其中85.6%(3562例)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余14.4%(599例)为瓣膜性房颤患者。12.3%为新发房颤,32.4%为阵发性房颤,31.1%为持续性房颤,23.9%为永久性房颤。 来源:Sun Y, et al. Stroke Risk Status,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and Quality-of-Lif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China Registr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CRAF). Cardiovasc Ther. 2019, 2019: 737212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