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CMR(空气污染可损害心脏结构和功能)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来源:Healio网站
该研究还显示,教育程度较高者接触高浓度细微颗粒的可能性低一些。Aung表示,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可能居所和工作环境较好,而且更关注自己的健康,生活习惯相对健康一些,也更容易获得医疗服务。
研究人员发现,细微颗粒暴露量与心功能之间为线性关系:前者每升高5 g/m3,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分别增加4.2%和8.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1.6%。
该研究一共纳入4255例人,他们的细微颗粒污染物暴露量平均为10 g/m3。细微颗粒污染物的暴露情况根据受试者自己的描述进行评估。
Aung指出,这是细微颗粒物与心肌梗死、心衰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的有力证据。他表示,其中的机制主要是炎症反应,吸入细微颗粒首先会导致肺脏的局部炎症,然后会引发全身的炎症。
在近期召开的欧洲心血管磁共振(EuroCMR)大会上,英国学者Nay Aung报告,长期暴露在高水平的细微颗粒污染物(PM2.5)中的人,左心室容积会明显增大,而左心室射血分数会降低。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0
相关推荐
【ESC 2017】DETO2X-AMI研究:急性心梗患者无需常规吸氧
8月28日,在2017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的DETO2X-AMI研究表明,对于没有低氧血症的可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吸氧并不能降低1年死亡率。主要研究者RobinHofmann指出,此前人们认为,增强缺血心肌的氧气供给,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衰或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种做法并没有证据,而且某些研究发现吸氧还有害。杨进刚阜外2023-08-11 08:12:06
0000心力衰竭合并呼吸异常:听听阜外专家怎么说
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会出现异常呼吸,或者发生于静息中,或者发生于运动状态中。不论如何,都会对患者生存率、再入院率以及活动耐量和心律等产生不利影响。阜外学者在本刊的综述中不仅对心力衰竭患者异常呼吸的新机制进行了阐述,还提出了相关治疗策略。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呼吸睡眠异常研究显示,呼吸睡眠异常的心力衰竭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或者美托洛尔治疗,可使AHI指数显著下降。自适应单左心室融合起搏进行再同步化,媲美双室起搏!阜外医院张澍等全国多中心研究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改善伴有QRS时限延长的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预后,其潜在机制是左心室和右心室电-机械运动的再同步。发热,还能诱发室颤!?阜外华中医院疑难病例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付海霞、马继芳报告了一位32岁女子两次发热合并意识丧失的病例。这位女士,平素体健,也无晕厥病史。1天前,因喉部疼痛发热39℃,在诊所用了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等治疗,输注过程有点心慌,回家做饭再次感觉心慌,持续数秒后晕厥,5分钟后自行缓解。杨进刚阜外2023-09-16 13:46:30
0000China PEACE亚组分析:我国心梗患者他汀应用率显著提高,但剂量偏低
近期,PlosOne在线发表ChinaPEACE急性心肌梗死(AMI)回顾性研究的又一结果,显示2001~2011十年间,我国AMI住院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显著提高,由2001年的27.9%上升至2011年的88.8%。研究者称,虽然过去十年间,他汀的使用率显著提升,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2011年,应该应用他汀的患者中仍有10%的患者没有用他汀。杨进刚阜外2023-07-31 13:15:1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