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2017,DETO2X,AMI研究,急性心梗患者无需常规吸氧)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他认为,DETO2X-AMI研究证实,在血氧饱和度正常的急性心梗患者中,吸氧是没有获益证据的。因此,临床实践需要作出改变了。
美国布莱姆妇女医院Joseph Loscalzo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时发表的述评中指出,吸氧治疗可追溯到19世界,最初用来治疗肺炎和心绞痛。
Hofmann表示,虽然这项研究并没有发现常规吸氧有害,但这费钱费时间呐。他指出,氧气并不贵,但也不是免费的。在美国,每例可疑心梗患者每天因吸氧就要花费100美元。
主要研究者Robin Hofmann指出,此前人们认为,增强缺血心肌的氧气供给,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衰或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种做法并没有证据,而且某些研究发现吸氧还有害。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该研究结果显示,随访1年时,常规吸氧组死亡率为5.0%,而未吸氧的对照组为5.1%,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HR=0.97,P=0.80)。
3、Medscape网站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图 可疑心梗患者中吸氧组(红色曲线)和对照组(蓝色曲线)1年死亡率比较
8月28日,在2017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的DETO2X-AMI研究表明,对于没有低氧血症的可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吸氧并不能降低1年死亡率。
2、Loscalzo J. Is oxygen therapy beneficial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imple question, complicated mechanism, simple answer. N Engl J Med. 2017; DOI:10.1056/NEJMoa170622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
这项基于瑞典全国性注册登记数据库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瑞典35家医院6229例可疑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半数接受面罩吸氧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11.6小时。
另外,常规吸氧也并没有降低1年内因心肌梗死再次住院的发生率,上述两组中分别为3.8%和3.3%(HR=1.13,P=0.33)。
1、Hofmann R, James, SK, Jernberg T, et al for the DETO2X-SWEDEHEART Investigators. Oxygen therapy in suspec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N Engl J Med. 2017; DOI: 10.1056/NEJMoa1706222.
盐水负荷试验诊断原醛症更有价值
不同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治疗方法也相异。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比较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在顽固性高血压人群中高达20%,那么如何更好区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原发性高血压?王立雪和母义明等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常用来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盐水负荷试验,负荷试验后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诊断效能更高,诊断意义更大。降低LDL-C,可抵消Lp(a)危害!英国研究
既往研究证实,脂蛋白(a)[Lp(a)]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围血管疾病及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有不少研究发现,即使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Lp(a)仍会增加未来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中国台湾研究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少活16年
近期,中国台湾学者发布的一项研究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是单纯糖尿病患者和早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2倍,是普通人群的3倍。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减少16年。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脏病为1~3期CKD,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和轻度肾功能不全,积极的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甚至会逆转肾功能损伤。ACC2018:三种低剂量降压复合制剂降压效果好
ACC2018上发布的TRIUMPH试验表明,三种低剂量降压复合制剂降压效果显著优于当前普通降压治疗药物。这一复合制剂包括20mg替米沙坦、2.5mg氨氯地平和12.5mg氯噻酮。研究显示,试验6个月时,服用这种三类药物复合制剂的患者,有68%血压达标,而接受普通降压治疗的对照组中仅44%达标,而且后者在试验早期达标率更低。这意味着,前者降低了53%的高血压风险。全球近半癌症死亡可预防!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近日一项德国研究表明,全球近一半癌症死亡由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所致,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其次是饮酒和体重超标。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范围内这项研究包括的可改善危险因素导致445万人死亡,占全球癌症总死亡人数的44.4%。此外50.6%的男性癌症死亡,以及36.3%的女性癌症死亡,可归因于诸如吸烟和饮酒、不健康饮食、不安全性行为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