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者也有心血管病危险(中国慢病前瞻研究,每周失眠三次要小心)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11月6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科学中心李立明教授等人在Neur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覆盖近48万中国成年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失眠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失眠症状的人发生心肌梗死、中风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而且,失眠对年轻人和没有高血压的人群的影响可能更大。 分析显示,平均随访9.6年期间,每周至少3天出现早醒、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白天困倦等失眠症状的中国成年人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7%、9%、13%。 而且,失眠症状的数量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呈剂量依赖关系,即失眠症状越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越高。 与没有失眠症状的人相比,有1个、2个或3个失眠症状的人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分别增加7%、10%、18%。 只有1个失眠症状的人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分别增加13%和6%,但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并未增加;有3个失眠症状的人发生缺血性心脏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分别增加22%和10%。 尽管失眠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更高,但研究者发现,在对于年轻人来说,失眠症状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更密切。另外,失眠对基线没有高血压的人群来说,害处也更大。 因此,研究者指出,对于年轻人和没有高血压的成年人来说,早起筛查和干预失眠症状可能更有益于促进心血管健康。 该研究并没有评估另一种常见的失眠症状,即日常睡眠晨醒后无恢复感(nonrestorative sleep);另外,研究期间只筛查了基线的失眠症状,且依赖于自我报告。因此,需要慎重解释其结果。 有神经内科专家认为,该研究显示,失眠症状对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很小,同时存在许多潜在混淆因素。 另有睡眠心理专家指出,“这项大规模的纵向队列研究表明,临床医生要重视那些自我报告每周至少有3次失眠症状的人。” 但是,尽管该研究中成年人和无高血压等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受失眠症状影响,这些人群如果主诉失眠症状,需要接受临床系统检查,而不应该当作只是睡眠较差的健康人。 此外,该研究缺乏对睡眠的客观评估,没有调整睡眠呼吸暂停和其他器质性睡眠障碍的影响,而这些器质性睡眠障碍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非常紧密。 研究者表示,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生活方式或睡眠卫生改变是否会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该研究利用中国Kadoorie生物数据库研究这项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的数据,从中国10个不同的地区纳入48.7万名30~79岁的中国成年人。 所有人都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于2004~2008年期间完成基线调查, 包括是否存在失眠症状以及失眠症状发生的频率。 结果显示,11%的人存在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10%的人报告有早醒现象,2%因睡眠不好白天感到困倦。 总体上,有失眠症状的人年龄较大,女士、未婚、居住在农村地区者居多,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以及体重指数均较低,有糖尿病病史以及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的人较多。 平均随访9.6年期间,共发生130 032例心脑血管事件,其中缺血性心脏病40 348例,脑卒中45 316例。 来源:[1]Bang Zheng, et al. Insomnia symptom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mong 0.5 million adults:A 10-year cohort. Neurology, First published November 6, 2019,[2]Medscape. Don't Take Sleep Lightly: Insomnia Symptoms Tied to Stroke, MI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减重,降压效果难持久!AHA科学声明
胖人十有八九有高血压!近日,美国心脏协会发表减重防治高血压科学声明。声明强调,虽然肥胖和高血压二者都与血管、心脏、肾脏和大脑等靶器官损伤密切相关,但在校正高血压后,肥胖与靶器官损害风险的关系消失,提示高血压是肥胖致靶器官损害的关键因素。声明指出,通常建议肥胖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减少久坐和增加体力活动,以控制高血压、控制体重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推荐两种饮食模式哈佛大学研究称:喝甜饮料减寿,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近日,美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对近12万人进行的研究表明,含糖饮料增加早死风险,主要死于心血管病,小部分是癌症。研究显示,在考虑了主要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后,含糖饮料喝的越多,早死风险越高。与喝含糖饮料每个月不到一次的人相比,喝1~4份者会增加1%的早死风险;每周喝2~6份则会增加6%的风险;每日饮用1~2份者增加14%的风险;每日饮用超出2份者则增加21%的风险。疫情期间无需调整降压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连发三项研究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连发3篇文章报道了降压药ACEI和ARB对于新冠肺炎病情的影响。三项研究均表明,服用降压药,尤其是ACEI和ARB,不增加新冠病毒易感性,也不会加重新冠肺炎病情和死亡风险。因此对于服用这些降压药病人,无需在情期间调整降压药物。哈佛大学分析发现,使用ACEI(2.1%vs.6.1%)或ARB(6.8%vs.5.7%)均不增加院内死亡风险。他汀治疗适应证还应进一步扩大!Circulation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09-07 16:36:12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