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2019,刘文玲,老老年晕厥多数是高危患者,需要收入院治疗)
对老老年晕厥患者怀疑心原性晕厥的要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监测、电生理检查、负荷试验和冠脉造影。非心原性反复发作者,强调做心血管自主神经检查和心电监测。

诊断流程特点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ESC2019上,来自瑞典的Artur Fedorowski 教授指出老老年晕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提出了80岁以上老老年晕厥患者的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法应不同于一般成年晕厥患者。
老年人晕厥,70%~75%的患者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参与其发病机制当中,心原性晕厥占15%~20%,这都远远高于年轻人。>50%的老年晕厥患者既有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又心脏原因,因此老年晕厥患者大多高危患者,在评估流程中增加了评估内容(图2,红框内容)。
由于老年人从大脑功能衰退,造成健忘、认知障碍、抑郁、易摔倒、步态不稳;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功能低下导致压力感受器调节功能障碍;心脏病多发,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由于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常合并高血压、容易脱水以及肾功能衰竭,导致下肢血液淤积和水肿;这些造成老老年晕厥问题的复杂化。

老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
他从2018年晕厥诊断与处理指南入手,详细阐明了老老年晕厥诊断与处理的特殊之处。
治疗特点
总之,老老年晕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大多是高危患者,应该收入院检查治疗。包括心脏相关检查、直立负荷检查、心电检查以及所用药物的列单。脑CT和超声心动是常规检查,同时应注意心脏自主神经的检查以发现直立性低血压、颈动脉窦综合症和血管迷走性晕厥;和ILR以发现心律失常。治疗方面,尽量少用药物,多用器械。
对于反射性晕厥的起搏器治疗决策前需要评估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对于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包括不明原因跌倒和不能肯定是癫痫的患者,强调ILR的应用,强调ILR指导下的治疗。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应调整降压药,停药或减药。米多君和氟氢考地松不适于老年低血压晕厥患者。老老年缓慢心律失常导致的晕厥器质性窦房结病变和房室传导阻滞常见,大多需要起搏器治疗。
图2 晕厥的初始评估和风险分层流程(TLOC:短暂性意识丧失)
图1 短暂意识丧失诊断流程
由于上述老老年病理生理的特点,评估也有相应的改变,目前的诊断流程(图1)是从非创伤性短暂意识丧失即非物理性跌倒入手开始诊断晕厥,但是,由于老年人行动障碍而且记忆力减退,经常是摔倒了又忘记了这个过程,被误诊为晕厥。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鉴别诊断内容。
中国台湾研究称:长期坚持服用他汀,还能预防痴呆
人老时变傻,是很多人担忧的问题。除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防痴呆,还有什么办法?近日,中国台湾学者进行的研究带来好消息:长期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能助一臂之力。这项研究中,他汀类药物高暴露定义为累积限定日剂量(DDDs)>730,低暴露定义为DDDs≤730。研究显示,在10万余高脂血症患者中,十余年间有19.4%的人得了痴呆症,而坚持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有助于显著降低新发痴呆症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1:46:03
0000视力下降,心脏遭殃!韩国近60万人研究
据统计,全球超过5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50岁以上人群中最常见。随着人口老龄化,全球视力受损和失明人群越来越庞大。视力受损和失明的人,跌倒、认知功能受损和痴呆、抑郁、残疾、自理能力下降的风险均较高。一项覆盖韩国58万余名中青年、中位随访8.1年的研究提示,视力受损的人死亡风险也高,尤其是心血管死亡风险。防介入术后无复流,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有效!厦门学者研究
心梗后安支架后,发生无复流不是好事,而且一旦发生便很难逆转,有没有预防的好办法?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罗助荣、吴媛媛等进行的研究“有戏”。研究表明,对于心梗介入患者,术中冠状动脉内单次使用尼可地尔持续静滴至术后24h联合替格瑞洛可明显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而且很安全。吃得咸还会让人变胖,和变傻!
吃得咸总是有坏消息。近日,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学者发现,吃得咸会让人变胖。而之前阜外医院社区防治部赵连成、周龙等也发现,吃得越咸越容易让人变胖,每天每多吃增加1g盐,超重和肥胖风险就增加4%。也许有人会想,吃得咸喝水就多,体重自然就上去了。但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吃得咸反而会减少口渴,更容易让人多吃,体重增加甚至发生代谢性综合征,而这都是演变为糖尿病或其他严重心血管病的前奏。ACEI/ARB或可降低新冠感染风险!法国近200万人研究
在新冠肺炎流行初期,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的人可能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后来陆续有研究发现,ACEI或ARB并不会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