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2019,德国研究称,心衰伤脑,病程越长,痴呆风险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轻度白质病变在心衰患者中较为多见,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而中重度白质病变则与认知受损和痴呆相关。
LIFE-Adult研究是一项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于2011~2014年共纳入1万名18~80岁的德国人。其中2490位受试者进行了MRI检查。
心衰不是一般的伤脑。
具体,在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心衰患者中,87%无或伴有轻度白质病变,13%存在中重度白质病变。
这种脑损伤即脑白质病变。
而且,心衰病史越长,白质病变风险越高。比如确诊心衰不到3年、4~6年和大于6年的患者,其白质病变风险分别增加1.3、1.7和2.9倍。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Heart failure patients have similar odds of dementia-type brain lesions as stroke patients. ESC. 02 Sep 2019.
ESC2019上,一项名为“LIFE-Adult”的研究发现,一种与痴呆和认知受损相关的脑损伤,同有脑卒中史的患者一样,在心衰患者中也较为普遍。
研究者认为,心衰、脑卒中和白质病变有共同的危险因素,比如年龄和高血压,此外心衰和脑卒中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众所周知,心衰患者比无心衰者脑卒中风险更高。不过,应用MRI在心衰患者中筛查白质病变路还尚远。
研究者指出,心衰人群痴呆的发生和预防已渐成研究热点,当前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研究明确白质病变是否可作为心衰患者认知受损的治疗靶点。
研究显示,心衰患者比无心衰者有高达2.5倍的风险发生白质病变,而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同样比无脑卒中病史者有高达2倍的白质病变风险。
“心衰与痴呆发生风险关系密切,高达50%的心衰患者存在认知受损。虽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不过有学者发现,认知受损的心衰患者其脑结构发生了变化,不过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研究者表示。
每晚睡7小时最佳!东亚四国32万人分析
关于最佳睡眠时间,目前已积累了很多研究证据。9月3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又带来了东亚证据。这项在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四个东亚国家32万余人中开展的研究表明,每晚睡7个小时,死亡风险最低。该研究还发现,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睡眠时长与各种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太一样。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3:45:320000准妈妈爱吃甜食,生下的宝宝心脏病风险高
有研究发现,如果准妈妈吃甜食过多的话,孩子成年后患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较高。美国学者也进行了动物实验,将怀孕的小鼠分成两组,一组喝水。另一组则喝含10%果糖的饮料,其他饮食状况一致。市面上的饮料就是含10%果糖。在小老鼠生下来并在断乳期结束后,两组小老鼠吃同样的食物,并饲养一年。老鼠的平均寿命为2年,1年的老鼠正是中年期。李守军谈手术治疗新生儿危重先心病的阜外经验:早期识别和手术是关键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守军、杨菊先等研究提示,必须在新生儿期进行干预的危重先心病主要包括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心病,其中以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最为多见,如不积极手术治疗,大多于新生儿期死亡。研究纳入了223例出生日龄≤30d的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患者,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及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最为常见,分别占59%和17%。美国研究称,老人若有≥4个症状,则死亡风险增;包括疼痛、睡眠不好、疲劳、呼吸困难等
老年人存在多种不适症状很常见。《美国老年医学会杂志》的一项分析发现,老年人最常见的不适症状是疼痛、疲劳、呼吸困难、睡眠不好、抑郁、焦虑,若有≥4个症状者,则死亡风险增加56%。此外,研究人员还评估了参与者的身体表现和其他因素:握力、步速、下肢功能、前12个月内跌倒、去年住院、日常活动需要帮助,还询问了参与者的锻炼习惯以及认知功能,并询问参与者是否患有慢性病。心房衰竭:一种新的综合征!
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16: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