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超两成国人有肝病,脂肪肝1,73,3,1亿,酒精性肝病6200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2009~2017年我国11家具有代表性的三级医院中各种肝病住院患者占比变化 研究者指出,由于我国成年人和青少年中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盛行,而酒精性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相互影响,因此国人发生代谢性肝病的风险很高。 据统计,我国56%以上的男士和15%的女士饮酒,使得我国的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也快速升高。 作者认为,由于受中国传统烹饪文化(高脂、高盐、低纤维)和社交模式(例如人们对饮酒和醉酒等行为比较宽容)的影响,可以预见我国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仍会持续增长。 在治疗方面,研究显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维生素E已被证实可改善临床预后。 但是,近年来尽管研发了很多治疗乙肝和丙肝等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新药,但用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等代谢性肝病的新药很少。 来源:Global liver disease burdens and research trends: Analysis from a Chinese perspective. J Hepatol,2019, 71(1): 212-221.
近期,《肝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我国的肝病负担和研究趋势。 文章指出,由于我国在控制乙肝和丙肝感染方面持续不懈的努力,病毒性肝炎得到了大幅度抑制,城市尤其明显。 然而,需要敲响警钟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代谢性肝病已经成为国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威胁之一。 据估计,两成以上中国人有肝病,其中乙肝患者9000万,丙肝患者1000万,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73~3.1亿,酒精性肝病患者6200万,肝硬化患者700万(0.5%),每年新发癌症46万例。 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21.83%和20.43%。 尽管我国号称为“糖尿病大国”,但糖尿病患病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面前却是“小巫见大巫”。 一项覆盖来自我国5个农村和5个城市地区的51万多名30~79岁成年人、为期7年的前瞻性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8.1%和4.1%。 随着新世纪中国经济的腾飞,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由2003年的17%攀升至2012年的22.4%,几乎赶上美国(24.13%)、日本(25%)、欧洲(23.71%)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患病率了。 此外,过去三十年经济的发展刺激了酒的消费,从而中国的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也迅速升高,达到了4.5%,也追随上美国(6.2%)和欧洲国家(6%)的脚步了。 2009~2017年9年期间,在我国大城市11家具有代表性的三级医院,需要住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数量超过了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住院患者。
阜外研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应注意筛查呼吸疾病,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吸疾病患者中合并肺动脉高压并不少见,阜外医院柳志红、高柳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对于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应该注意进行呼吸疾病的筛查,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研究显示,呼吸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均更高,而且多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0/31)。破解隔辈儿“溺爱式喂养”!美国心脏协会声明:在健康饮食环境中,让幼儿自己去决定吃多少、吃什么
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隔辈儿老人带大的孩子,超重或肥胖的可能性高两倍。为了从小掐断肥胖的苗头,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一份题为“照看者对幼儿饮食行为影响”的科学声明。这也是AHA首次发布的通过心理行为方法干预来降低幼儿肥胖风险的科学声明。声明认为,幼儿的饮食行为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照看幼儿者对培养儿童健康饮食习惯非常重要。ACC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围手术期抗凝决策专家共识十大要点:植入起搏器或应持续应用华法林
近日,美国心脏学院(ACC)发布了一项有关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围手术期抗凝临床决策路径的专家共识,其中有十大要点。1.这份共识主要是为了帮助临床医生更快更有效地对接受口服抗凝药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管理。2.当有必须要中断抗凝药物时,临床医生要考虑口服抗凝药的种类及其半衰期,患者出血风险,手术操作出血风险以及其他相关的临床信息。强化降压降低房颤风险!SPRINT研究最新分析
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可改变的房颤危险因素,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危险因素管理至关重要。近日,SPRINT研究最新分析发现,与收缩压低于140mmHg的降压策略相比,收缩压低于120mmHg的强化降压能使房颤发生风险降低26%。SPRINT研究的主要结果显示,强化降压与复合心血管事件减少25%和全因死亡率减少27%相关。这些结果促使高血压指南更新降低血压目标值。加科学家发现新型巨噬细胞:有修复炎症损伤作用
人体的奇妙总会给人带来惊喜,近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在动脉壁发炎后能进行修复的特殊细胞类型。他们认为,这或许会提供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特别的组织巨噬细胞,主要活动在动脉壁外层,可以自我复制并修复动脉壁炎症损伤。而且这种巨噬细胞在胚胎发育时就已产生,与骨髓中前体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