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70万人群调查(人越胖,血压越高)
作为主要作者之一的Harlan Krumholz教授表示,在中国超重和肥胖率持续攀升的形势下,高血压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很可能变得更为重要。
研究者根据年龄(35~80岁)、性别、种族/民族、地理、职业和其他相关特征,例如他们是否在抗高血压药物上,至少分类22000个亚组。
研究数据显示,血压和BMI在一般人群和上万个亚组群中均表现正相关,意味着BMI增加的趋势将与几乎所有人群的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关。

研究分析了170万名受试者,平均BMI为24.7 kg/m2,平均收缩压为136.5 mmHg,根据美国高血压指南,这符合I期高血压的标准。
在没有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受试者中,研究者观察到,BMI每增加1 kg/m2,则血压增加了0.8~1.7 mmHg。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行的China PEACE研究170万人群调查的最新数据,人越胖,血压也会越高。
注:暗红色表示较高的密度。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图 体重指数与血压的散点图
而当前,中国人群的肥胖和超重在持续升高,预计男性肥胖率将从2010年的4%增加到2025年的12.3%,女性肥胖率将从5.2%岁到10.8%。
来源: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With Blood Pressure Among 1.7 Million Chinese Adults. JAMA Network Open, 2018, 1(4): e181271.
而进行降压药物治疗能减弱这种关系。
0000
相关推荐
ACC/AHA/HRS首部晕厥评估和管理指南:血管迷走性晕厥应以教育为主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律学会(HRS)联合发布了首部晕厥评估和管理指南,具体有以下要点:1.初始评估时,推荐行静息12导联心电图检查。建议对晕厥病因和近期和远期风险进行评估。对于伴有与晕厥相关的严重疾病患者,且发生晕厥,在初始评估时建议收入院。中山大学附一医院吴素华等在Heart杂志发文称,早复极可致冠心病高危人群心脏猝死风险增加近一倍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吴素华教授等在Heart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人如果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早复极现象需要提高警惕,因为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心脏猝死、因冠心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都明显升高。研究显示,与心电图没有早复极的人相比,有早复极现象的人心脏猝死的风险增加91%,死于冠心病的风险增加80%,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35%。杨进刚阜外2023-08-06 11:22:17
0000阜外医院心律与影像团队合作研究发现:核磁共振有助预测心肌病患者猝死风险
近期,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姚焰、樊晓寒等联合磁共振影像科赵世华和陆敏杰团队发现,对于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如果存在心脏核磁共振显示较高比例延迟强化,患者的猝死风险较高。而且,延迟强化结合其他临床因素做出的评分系统(ESTIMATED评分),能更好预测猝死风险。该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加拿大心脏病杂志(CanadianJournalofCardiology)上。常下馆子,即使是高档餐厅,死亡风险增加49%! 美国研究
早有研究发现,经常外出就餐者,慢性病风险明显增加,如肥胖和糖尿病等。近日,美国一项全国性研究发现,每天至少两顿在外就餐者死亡风险高。该研究数据显示,与很少在外吃饭(每周少于一顿)的参与者相比,经常在外吃饭(每天两顿或更多)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9%,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8%,癌症死亡风险增加67%。怎么判断高危从业人员心脏病?预防的新兴领域
职业心脏病学是一个新兴领域,是传统的心脏病学与特定职业的疾病预防和风险管理的交叉领域。近期,《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部分职业人群或许应定期体检并进行监测,以预防心血管事件。文章指出,某些职业可以说是“危险”或“高危险”行业。这是由于工作性质和/或工作环境的问题,有可能发生灾难性的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