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刊登失眠新分型(以生物学特点和生活史分为5个亚型)
1型为高度痛苦失眠障碍(highly distressed insomnia disorder),患者倍觉痛苦,神经过敏或感觉紧张。
据悉,研究者正在进行的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以明确是否不同失眠亚型能够识别患有失眠障碍和抑郁症高危人群,同时探究给予高危人群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的同时辅以生物钟疗法是否可阻滞抑郁症的发展。
[2] Tessa F Blanken, Jeroen S Benjamins, Denny Borsboom, et al. Insomnia disorder subtypes derived from life history and traits of affect and personality. Lancet Psychiatry, January 7, 2019.
不过,研究者指出,在直接应用这一亚型分类用于临床个体化治疗前,尚需更多研究。
3型为中等痛苦、对奖赏不敏感失眠障碍(moderately distressed, reward-insensitive insomnia disorder),且对奖赏不敏感;
4型为轻度痛苦、高反应性失眠障碍(slightly distressed, highreactive insomnia disorder),因生活中应激性时间引起严重而持久失眠;
近日Lancet子刊上,荷兰学者将失眠分为5种新亚型,以便更好地个体化对付失眠。
研究者指出,之前对失眠亚型多集中在睡眠相关的特征,这种分型方法可靠性较差,多被弃用。
以上分型是研究人员对荷兰睡眠注册研究中4322人平均随访4.8年数据分析的结果。其中2224位患有可能的失眠症,失眠症定义为失眠严重指数(ISI)≥10,其余2098位ISI评分较低者作为对照组。
来源:
伴随的述评指出,这种新的亚型分类法,或能为失眠疾病分类学增加新的页面,促进新机制的挖掘和不同干预手段的探索。
国人每3人就有1人失眠。失眠,让人苦恼,很多人吃了药也不见得有效。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而应用数据驱动,基于情感、人格及生活史特质等非睡眠特征建立多维稳定的失眠分型或更为清晰。
5型为轻度痛苦、低反应性失眠障碍(slightly distressed, lowreactive insomnia disorder),几乎不受生活中压力事件影响。
2型为中等痛苦、对奖赏敏感失眠障碍(moderately distressed,reward-sensitive insomnia disorder),且对奖赏敏感;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还提示分型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比如不同失眠亚型者抑郁症终生患病率相差5倍余。
研究者发现,这5种类型稳定性较高,平均随访4.8年后再次评估可见保持原来亚型的可能性为87%。
所分的5种新亚型,与睡眠疾病多无关,以生物学特点和生活史来进行区分。具体见下:
[1] Megan Brooks. Five New Insomnia Subtypes May Help Personalize Treatment. Medscape. January14, 2019.
失眠者中1型占19%,2型占31%,3型占31%,4型占20%,5型5占15%。
慢阻肺促房颤患者死亡风险增60%
针对ARISTOTLE研究的一项最新分析提示,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俗称慢阻肺)显著增加死亡风险,包括心血管死亡风险,但对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无明显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慢阻肺的房颤患者死亡的风险增加60%,不论心血管死亡还是非心血管死亡均显著增加。合并慢阻肺并不增加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HR=0.85,95%CI,0.6-1.21),也不影响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疗效。全球卒中报告:四分之三中风由吸烟、饮食不健康和体力活动少所致
《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近日公布了全球卒中负担报告:全球90%卒中负担来自于三大因素,即不健康行为因素、代谢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不健康行为因素占首位,包括吸烟、不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不足,导致了74.2%的卒中。而代谢因素,包括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脂血症、肾小球滤过率低是导致全球卒中负担加重的第二大因素,导致了72.4%的卒中。JACC子刊研究:95%冠脉自发夹层1月内可自行愈合
JACC心血管介入子刊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大多数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在30天后自发愈合。尽管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相对少见,但在中青年妇女中,它已日益被认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原因。研究者对156例急性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患者(182个病变)进行前瞻性随访,并进行多次血管造影。排除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CAD患者。JAMA子刊刊登我国多中心随机研究:针灸可减轻稳定心绞痛患者症状
近期,JAMA内科学子刊上发表我国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一项针灸的多中心随机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针灸可减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频率和疼痛强度。作者认为,这是最大规模有关针灸辅助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针灸的有效性,并且也探讨了针灸治疗心绞痛的穴位。研究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选择位于心包经络的PC6和位于心经络的HT5作为针灸穴位。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4:41:08
0000阜外医院经验:鉴别两种心肌病有诀窍
阜外医院张健和韦丙奇等研究发现,肥厚型心肌病合并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呈扩张性心肌病改变和限制性心肌病改变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存在多方面差别。同时研究者指出,心室壁肥厚部位和纤维化程度不同可能是发生扩张性心肌病改变或限制性心肌病改变的基础。扩张性心肌病改变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呈扩张性心肌病改变患者的左心室明显扩大,多数患者同时左心房扩大,部分呈全心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