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衰老中国共识(健康饮食,戒烟,规律运动等可抗衰老,30岁可评估)
慢性炎症疾病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炎症性风湿和免疫疾病);
(2)通过心导管测定升主动脉根部压力,即中心动脉压。
(2)血管功能和结构无创检测,包括PWV、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IMT;
2. 早发血管衰老的个体化评估应从30岁开始。
有创方法:
来源: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学组. 血管衰老临床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8).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8, 37: 1177-1184.
近期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发布的《血管衰老临床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8)》对血管衰老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对策。
3. 应该对首次就诊的下列患者进行动脉硬化评估:
无论是否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
1. 血管衰老的发生早于临床疾病表现;血管衰老是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衰老的结果。
如果说一个人是一片树叶,那么血管就是其中的叶脉了;“叶脉”衰了,绿叶也难以“青春常驻”。怎样让血管更年轻?
(1)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内灌注乙酰胆碱,测量动脉血管直径和流量变化反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6. 健康饮食、戒烟、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善有助于血管抗衰老;此外针对危险因素的药物治疗以及改善内皮功能的药物均具有抗血管衰老的作用。
有心血管的危险因素(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糖尿病、血脂异常特别是家族遗传性、吸烟等)者;
如果同时伴有危险因素和危险标志物(包括微量白蛋白尿、勃起障碍、慢性肾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肱指数、PWV,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负荷试验,超敏C反应蛋白,心脏超声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为存在早发血管衰老;只有危险因素但危险标志物阴性,为可能发生早发血管衰老。
无创方法:
(3)血管衰老细胞生物学标记(内皮微颗粒和内皮祖细胞)。
(1)Framingham血管年龄评价公式;
4. 血管衰老是心血管死亡残留风险原因之一。血管衰老导致血流动力学衰老综合征,包括动脉硬化和动脉壁增厚,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增宽,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5. 血管衰老的临床评估一般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方法:
自适应单左心室融合起搏进行再同步化,媲美双室起搏!阜外医院张澍等全国多中心研究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改善伴有QRS时限延长的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预后,其潜在机制是左心室和右心室电-机械运动的再同步。≥60岁高血压老人都应强化降压吗?预期寿命不到1年不适合!JAMA子刊研究
近期指南推荐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目标低于150mmHg,甚或低于130mmHg,不过强化降压可能也会有风险,是否所有老人都应强化降压?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公卫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学者发表在JAMA子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化降压对于预期寿命超过3年者适宜,但对于不到1年者就不适合了。研究显示,目标值为收缩压低于140mmHg的强化降压降低21%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中国慢病研究:有心血管病和癌症家族史者,未采取预防措施
理论上讲,如果有人得了冠心病、脑梗或肿瘤,家里的人,主要是儿女,应该更加注意,以预防自己今后也会患病。但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发现,中国有急性心梗、脑卒中、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与没有家族史的人相比,生活方式并不健康。。用抗生素,会削弱他汀疗效!以色列研究
众所周知,他汀是一种降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药物,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尽管遵医嘱服用他汀,LDL-C不降反升高。近期发表在《欧洲药理学杂志》上的一项以色列病例交叉研究发现,对他汀治疗依从性高的患者,此前如果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克林霉素治疗,LDL-C会显著升高。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是未来防治重点!欧洲心脏杂志文章
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病进展的终末阶段,被称为“心血管病的最后战场”。5月17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汇总分析了目前全球的成年人心衰患病率、发病率、预后和医疗支出。1%~3%的成年人有心衰,患病率仍会升高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成年人中心衰患病率为1%~3%,即超过6000万人有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