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病研究(有心血管病和癌症家族史者,未采取预防措施)
研究者利用2004-2008年基线调查数据,共纳入461 213名研究对象,男性占41%。研究对象报告一级亲属(生父、生母、亲兄弟姐妹)中有≥1人患有四种慢性病中的任意一种即为有慢性病家族史。
作者指出,人们一般更倾向于采取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式。有研究发现有家族史者愿意采用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血脂检测和肿瘤筛查等手段。
在总共纳入46万人的研究中,自报有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分别为3.21%、17.5%、16.5%和6.2%。
理论上讲,如果有人得了冠心病、脑梗或肿瘤,家里的人,主要是儿女,应该更加注意,以预防自己今后也会患病。
另外,大多数有家族史者并不认为未来的发病风险更高,因而保持原有生活方式。
但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发现,中国有急性心梗、脑卒中、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与没有家族史的人相比,生活方式并不健康。。
但仅18%的人每日吃蔬菜水果、25%积极体力活动,53.4%的人体重指数正常,与没有家族史的人相比,比例相似。
而且,在10年后的再次调查中,这种状态没有明显改观。仅仅每日摄入蔬菜水果的比例(33%)增加,积极锻炼的比例(16%)和正常BMI比例(47.9%)反而降低了。
来源:祝楠波,周密,余灿清,等. 中国成年人主要慢性病家族史与个体健康生活方式的关联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 39: 1537.
在2013-2014年做第二次调查,剔除自报有四种慢性病的人后,20583纳入分析。自报有家族史的比例为41.7%,急性心梗、脑卒中、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略增加,分别为5%、18.7%、19.1%和9.9%。
作者认为,虽然知道了有家族史,但没有引起注意。一方面是因为不良生活方式有家庭聚集性,固有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另一方面,人们对家族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对未来的健康漠不关心。
吃水果蔬菜还能减轻压力!澳大利亚研究
现代人,无不面临着来自生活、工作等各方的压力。根据澳大利亚学者的最新研究,吃水果和蔬菜可减压,尤其是中年人。作者称,饮食对心理健康起着关键作用。研究显示,与每天吃水果和蔬菜少于230克的人相比,每天至少吃470克水果和蔬菜的人的压力可降低10%。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天至少吃400克水果和蔬菜。作者强调,人们的饮食必须富含水果和蔬菜,以尽可能减少压力。饮酒伤心!JAHA:BNP和炎症水平高
一次饮6杯及以上;有宿醉或醉酒的感觉;清晨第一件事就是饮酒;因为饮酒对影响了生活;家里人或亲近的人担心饮酒问题。如果有以上任何一项,提示这种饮酒水平已经“伤”心了。以上标准是挪威一项研究定义的酗酒或有害饮酒的标准。Circulation杂志科学声明:房颤诊疗存在重大疏漏!不能仅以房颤发作或终止作为评价标准,要重视房颤负荷
昨日,Circulation杂志在线发表科学声明,指出目前临床多根据房颤类型进行相应的研究,包括阵发性与非阵发性、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推荐使用危险评分(CHA2DS2-VASc)进行抗凝治疗。但这存在重大疏漏:如果仅以有房颤或无房颤来描述太片面!今后要考虑房颤负荷问题。杨进刚阜外2023-08-15 17:37:08
00002007版AHA/ACC瓣膜病指南十大要点:TAVR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由IIa类升为I类推荐
鉴于影像诊断学、介入和外科治疗的不断进展,近日AHA/ACC对2014版瓣膜性心脏病指南进行了更新。其中要点如下:1.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南推荐对于置入人工瓣膜以及应用瓣膜成形环、人工腱索等的患者在牙科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ClassIIa,LOEC-LD)。2.房颤抗凝治疗:对于伴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房颤患者,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ClassI,LOEB-NR);国内首例无创无辐射诊断微循环障碍!阜外医院赵世华团队揭示运动员胸闷之谜
2021年12月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赵世华团队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例肥厚型心肌病腺苷负荷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实现了肥厚型心肌病微循环障碍的无创无辐射诊断。女性患者,25岁,曾作为职业运动员接受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屡次发生呼吸困难,临床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由于不能耐受高负荷运动,患者提前终止了运动员生涯。为进一步明确病情,遂到我院行心肌磁共振负荷灌注成像。杨进刚阜外2023-09-21 13:12:03
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