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研究(一样的肥厚型心肌病,不一样的临床结局)
首先,心原性死亡率在前者为1.0%,而在后者却高达5.7%;心原性猝死发生率在前者为0.33%,而后者为3.3%;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前者为18.3%,后者为40.3%。
另外,心脏磁共振成像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显像阳性是识别心肌纤维化最有效的无创检查手段,而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显像阳性和不明原因晕厥为心原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不明原因晕厥也是心原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
阜外医院樊朝美、张健、闫丽荣等研究表明,排除年龄、性别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等混杂因素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较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好。
研究显示,肥厚在室间隔的患者,有14%左心室室壁厚度≥ 30 mm,而肥厚在心尖部者显著较低为3.7%。
此外,肥厚在心尖部的患者其不明原因晕厥、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进展性心力衰竭等事件发生率也均显著低于肥厚在室间隔的患者。
在接受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中,与肥厚在室间隔的患者相比,肥厚在心尖部者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显像阳性率明显较低(26.9% vs 76.2%)。
此外,研究证实肥厚型心肌病患者NT-proBNP 升高与心原性死亡相关,而当前这项研究也显示,肥厚在室间隔的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肥厚在室间隔的患者[(1570.1±1031.2) fmol/ml vs (687.1±550.7)fmol/ml, P<0.01]。
研究者介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厚型心肌病中相对少见的类型,以左心室心尖部肥厚、心电图巨大负向 T 波及左心室舒张末期造影呈“铲状”为主要特征。总体看来,亚洲地区报道居多。
肥厚型心肌病的肥厚,发生在室间隔和心尖部,二者哪个预后好?
来源:闫丽荣,段福建,安硕研,等.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预后对比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1006-1010.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肥厚在心尖部的患者与肥厚在室间隔的患者分别平均随访(7.5±4.0)年和(6.6±5.4)年后显示,肥厚在心尖部的患者临床转归较肥厚在室间隔的患者明显较好。
其中,肥厚在心尖的患者,其心原性猝死发生率较低,或是由于该组患者左心室室壁最大厚度≥ 30 mm、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不明原因晕厥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肥厚在室间隔组的缘故。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这项研究共纳入30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以及与之诊断年龄、性别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相匹配的 300 例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管好甘油三酯,可防心血管病、胰腺炎、糖尿病、脂肪肝…多学科专家共识
近期,由葛均波、霍勇牵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谢坤和李勇执笔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公布。共识指出,高甘油三酯血症不但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及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之一,也与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慢性肾脏病有明确关联。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5:56:370000中青年血压超130/80就危险了!开滦研究最新分析
2017年版美国高血压指南将血压超过130/80定义为高血压,超过140/90就是二级高血压了。近期发表的开滦研究最新分析发现,按照2017年美国高血压定义,中国中青年人群中,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心血管病、脑卒中及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若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这种相关性将不再显著。JACC文章冠心病患者延寿要点:四个指标最重要
冠心病患者从一进医院的门,医生就通常会反复叮嘱:不要再吸烟了、适当多锻炼锻炼、饮食上多吃点蔬菜水果少吃点肉、每日记得吃降压药勤量血压、有点胖适当减减肥……患者或者也有疑问,听医生的话这么做到底有多大的益处?近日发表于JACC杂志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冠心病患者就医生叮嘱的几项做到的越多,活得越久。杨进刚阜外2023-08-24 19:08:040000美国急诊医学杂志:一瓶功能饮料诱发的脑出血
这不是故事,而是近期在《美国急诊医学杂志》上刊登的一例由美国阿拉巴马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医生报道的真实病例。一位57岁男士,突发右臂和腿部麻木,并出现走路不稳,前往急诊后,CT扫描示左侧丘脑附近出现少量出血。经医生追查,居然是一瓶能量饮料惹的祸。患者在饮用后15分钟,就此“中招”。AHA发布科学声明:艾滋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增加,坚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预防心血管病的关键
6月3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心血管病防治科学声明,分析了这类患者的心血管病特征,并针对心血管病预防和管理提供了实用的建议。该声明指出,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手段的出现和应用,艾滋病已经由一种进展性、致死性疾病转变成了一种可管理的慢性疾病,但同时却更容易出现慢性合并症了,包括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