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热传(看看,流感抗病毒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怎么说)
4 在任何时期,出现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并且可以追踪到与流感相关的流行病学史者(如患者发病前7 d内曾到有流感暴发的单位或社区、与流感可疑病例共同生活或有密切接触、从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旅行归来等)需要考虑流感。感冒和流感的区别
1 流感流行病学最显著的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节性,发病率高。
2 据估计,全球每年有300万~500万例重症流感,导致25万~50万患者死亡。
7 越早启动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获益越大,但对于发病已超过48 h的患者,观察性研究仍支持启动抗病毒治疗。
10 推荐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为一线推荐,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可以作为替代选择。
好,我们今天学习一下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公布的《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8 推荐的抗病毒治疗疗程为5 d,治疗5 d后患者病情仍很严重或有病毒复制依据的患者,应考虑延长疗程。
这两天,一篇名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2.6万字长文在社交媒体上热传。作者讲述了岳父从流感恶化为肺炎,住进ICU,经历插管、人工肺后,最终去世的故事。小小的感冒怎么会进ICU,怎么会死人呢?
5 在流感流行时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需要考虑是否为流感:(1)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2)发热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3)婴幼儿和儿童发热,未伴其他症状和体征;(4)老年人新发生呼吸道症状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伴或不伴发热;(5)重病患者出现发热或低体温。
9 抗流感病毒药物是治疗和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流感患者早期使用更能显著缓解流感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病死率。
3 2009年全球爆发新甲型H1N1流感疫情,住院患者中有40%~66%影像学检查显示有肺炎,其中有22.9%~42.0%可能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全部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2.7%~11.0%。
来源: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6,96: 85-90.
6 流感患者一旦发病,应尽快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理想情况是症状出现48 h内开始。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流感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CRT治疗心衰,超1/4为超反应!阜外医院华伟等352例CRT植入研究
临床上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心衰患者,对CRT治疗反应不尽相同,那么有多少表现为CRT超反应?表现为CRT超反应的患者有哪些特点?阜外医院华伟、蔡迟等研究回答了这些问题。这项研究对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间接受CRT的352例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平均58.8岁,男性占67.3%。国家卫健委“健康口腔行动”发布,减糖、戒烟护牙,成人每天应刷牙2次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该方案建议,要保持强口腔健康,要减糖和戒烟。首先是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将口腔健康教育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提高口腔健康教育的可及性。其次,开展“减糖”专项行动。包括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要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16:37
0000孤独,是种病!危害堪比吸烟 | 美国研究报告
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1:45:55
0000阜外医院为孕妇装起搏器:仅透视14秒
近日,阜外医院丁立刚和华伟等报告了一例为32岁孕妇安装起搏器的病例。患者3年前出现心悸、头晕,伴黑矇,1~2s后自行缓解。2年前弯腰时晕厥一次,持续2s左右,未诊治。5个月前怀孕体检,动态心电图(Holter)示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6.25s,交界性逸搏,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月前症状开始加重,发作较前频繁,心悸、头晕症状较前明显。此次为行起搏器植入术入院。杨进刚阜外2023-08-17 09:17:12
0000